連日來行軍的趕路,讓她的臉上難以避免地浮現出了幾分疲憊之色。
她倦怠地重複了一遍:「等子龍回來再說吧。」
她話說到此,便再未對王允放任李傕舉動這件事做出任何的評說,而是走到了李蕙的面前。
李傕顯然對這個女兒並沒有多少的重視,甚至是將她完全當做了一個可以隨時犧牲掉的工具。
當然他對自己的妻子和兒子未必就有多少重視,否則也不會將他們全部丟在了長安。
以至於當董卓的部將在他死去後四散奔逃的動亂中,有行事偏激之人恰好遇上了這對母子,便將他們斬殺在了長安街頭。
反倒是這個被作為誘餌拋棄的女兒,平安地出現在了喬琰的面前。
只是當喬琰靠近的時候,她下意識地往後瑟縮了一步,眼神中流露出了幾分恐懼來。
她剛才還聽到喬琰對著王允斥責,為何要讓她穿上這套衣服,而王允這位大漢高官居然並未做出任何的反駁,可見這確實是一件錯誤的舉動。
那麼她也便是個錯誤,是不是也該受罰才對?
但很意外,她聽到的只是喬琰對著隨軍征戰的姚嫦說道:「帶她下去換身衣服吧。」
李蕙不敢抗拒地跟著姚嫦退出了大殿,便無法聽到堂上接下來的對話了。
喬琰琢磨著李蕙的情況,很難說她這種性格是不是被李傕夫妻打壓出來的結果。
但毋庸置疑的是,她不僅並未享受到李傕掌權所帶來的好處,反而因此遭了罪。
在這樣的情況下,因李傕的罪而對她問責,顯然是並不合適的。
但此時要緊的不是這個「假天子」,而是真天子的去向。
哪怕是劉協失蹤,需要一個穩定中央的招牌,李蕙也不可能繼續假扮下去。
假的就是假的,紙里也是包不住火的,喬琰更不可能將這種把柄送到她的對手面前,讓他們有對她藉機發難的可能。
現在就要看最後的結果了。
總歸,在董卓已除,關中平原已經落入她手中的情況下,無論那套計劃是否成功執行,劉協又有無順理成章地消失,她都還有各自應對的策略。
而在趙雲南下領人搜捕的結果返回之前,另有幾人先被帶到了她的面前。
賈詡以及董卓的親眷一道,都被從地道中搜了出來。
這條地道通向長安城內的一處民宅,入口床板也早被李傕忙於應付董卓之事而重新蓋了回去,本不應當這麼容易被發現。
但地道與民宅內留存的食物是有限的,總要想辦法出去獲取。
在賈詡並「不知道」城中占據主導的,已經並非李傕和董卓任何一方的情況下,他貿然出來走動,直接撞到了一支呂布從白道川帶來的軍屯兵卒面前。
而後因為被認出身份後不太能打也不太能跑,三兩下就被人給擒獲,送到喬琰的面前來了。
連帶著的還有董卓的母親女兒等人。
驟然聽聞董卓和董白的死訊,這位被敕封為池陽君的老夫人有好一陣子都沒緩過勁來。
她靠著孫女的攙扶,平順了氣息,朝著坐在上首的喬琰看來。
喬琰身上的兵甲依然在身,即便已經掌握住了長安的局勢,也依然沒有處在任何一點懈怠的狀態,像是隨時可以繼續統兵作戰。
此刻她的目光中也並無對她們的憐憫,而只有一片沉靜的對視。
老夫人開口問道:「敢問君侯打算如何安排我等?」
喬琰回道:「有兩個選擇,其一便是如董卓一般,我可以給你們一個體面的死法,起碼不會像董卓對何氏一般曝屍街頭。」
「其二,兩位隱姓埋名,在我并州的屯田之地過活,安穩過完餘生。」
老夫人沉默了片刻,握著孫女還在顫抖卻並未抽離的手,回道:「寧可好死,莫要苟活,我選第一條。也多謝君侯給我們一個團圓。」
比起被董卓將屍骨肢解棄於道邊的何苗,她們這也確實算得了體面了。
這位老夫人能教導出董白這個曾孫女,自身也非常人。
她身邊那婦人,便是牛輔的妻子,雖然懼怕於這個死亡的結果,但她最終只是朝著喬琰行了個謝禮,便隨同祖母一道走向了自己的終點。
這二人是這結局,董卓的侄子董璜自然也不例外。
董卓小錢的發行,年內多征賦稅,以及在長安局勢並未平定的情況下徵兵的舉動,都讓長安城中對董卓敢怒不敢言的,絕不在少數。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