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2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被袁紹安排進攻袁術的劉備,交出的就是一張讓袁紹很是滿意的答卷。

袁術在劉備的襲擊中吃了癟,但也沒直接輸到一敗塗地,而是處在隔河相望的狀態。

袁術不能給他添堵,劉備也暫時不可能取勝。

這種狀態對袁紹來說無疑是最為有利的。

即便在隨後傳來的消息中說,袁術接受了董卓給出的豫州牧位置,擁有了名號上的合法性,也沒讓袁紹覺得有多不痛快。

袁術此前的那句「紹非袁氏子」可算是把袁紹給得罪得不輕,袁紹真是巴不得袁術越倒霉越好。

他也深知袁術此人到底有幾斤幾兩。

那麼讓他先拿到更高的位置,再從那裡摔下來,更可以說是大快人心!

除卻外部的軍事情況外,袁紹更滿意的還是民生。

在今年尚好的天時下,河北迎來的豐收讓冀青二州非但不像是前兩年一樣,因出現黃巾賊寇的作亂而出現了州中民眾外流的情況,反而不乏有司隸河內郡與河南郡,以及被戰亂波及的幽州百姓來投。

這兩州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袁紹交好河北世家所帶來的好處,終於在他於此地發展的第二年清晰地展現了出來。

他麾下的文臣謀士中,精於庶務治理的也不在少數。

這些人看看自己周圍的鄰居,怎麼也能拿出一套合理發展的流程來,套用在這兩州的土地上。

為此,袁紹這幾日接連睡了幾個安心覺。

然而也正是在此時,他忽然收到了一封從司隸送來的信報。

他看著信報上的文字許久,才勉強將目光從上面挪開,也當即將自己麾下的謀士都給召集了起來。

這個消息太驚人了。

已經不是他隨便找其中哪一個談談天就能夠解決的了。

必須聚眾議事!

等人到齊了之後,這封信報在幾人之間來回傳了一遍後,這才重新回到了他的手裡。

他捏著信報朝著眾人望去,語氣格外肅然:「喬燁舒從涼州忽然出兵,進取長安,雖說有董卓李傕二人爭權的影響,她的動作是不是也太快了?」

他對自己所擁有的冀州青州兵馬有數,便姑且將其類比於喬琰的并州涼州。

也不妨將他地盤內的那些黃巾賊,類比於喬琰境內的胡人。

他尚且要在預防北面的公孫瓚南下的情況下,讓別人去解決袁術這個麻煩,無暇他顧。

可喬琰呢?

幽州那邊的戰局她是沒少插手的。

雖說有劉虞收復了幾郡後提供的軍糧補給,大大減少了并州方面提供的援助,可人手總還是并州出的。

但涼州方向她又是吞掉了李傕派出的兩萬人,又是拿下了散關、陳倉、郿塢以及長安,真是好一番雷厲風行!

其他各州或許對此還沒有這麼清晰的認知,可袁紹怎麼會不明白,這到底代表了什麼意思。

董卓死不死的他都懶得去管了。

他在此時只想知道一點——她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比起公孫瓚這種頂多叫個武夫的,喬琰這種才應該叫做威脅。

無論是因為立場問題還是地盤接壤的衝突,袁紹都絕對不甘心於居人之下,偏偏今日這封戰報中,讓他看到了一種近乎不可逾越的差距。

涼州并州多出好馬,并州的鐵礦也不少,她的騎兵武裝遠比其他地方要強,這一點毋庸置疑。

可騎兵又不是有馬就好,人與馬在行軍中所用的軍糧加在一起,不是一個小數目。

正因為如此,讓騎兵作為正規軍是需要富養的。

大家都是握著兩州的地盤,憑什麼你就養得起!

再這麼一想,雖有太行山所隔,并州內部的消息少有通過太行八陘流入冀州,但也確實不曾聽過并州出現缺糧的情況。

而涼州那些作亂的羌人要放棄劫掠的行動,好像也確實只有吃得起飯這種說法。

袁紹也將這個疑惑問了出來。

審配回憶道:「我與子遠當年往并州一行的時候,曾從滏口陘入上黨,又至太原,沿路所見正是當年秋收景象,如今想來,倒是有些特殊。」

他朝著許攸看去,問道:「子遠可還記得,當年我等經過的並不只是州府集中耕作的田地,沿途所見的世家田地、鄉野村民屬田、州府墾田,各處的景象是很相似的。」

彼時麥田結穗累累,以至於讓人忽略掉了這點特殊。

許攸的記憶力也不差,當即從印象里翻出了這個畫面。

這一想,確如審配所說的一樣不對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