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覬原本寄希望於喬琰能將麾下的心腹派出哪一個來,加強他們和并州之間的關聯。
驟然聽到諸葛玄這個相對陌生的名字,他還愣住了片刻。
但一品味喬琰話中的意思,衛覬又不得不承認,諸葛玄實是個再合適不過的人選。
衛覬並不知道喬琰的目標和真正志向。
可哪怕只是出於莫要功高蓋主、稍退一步的想法,在河東郡的地界上舉薦一個與她關聯較少的角色,也是有必要的。
而諸葛玄先祖曾為司隸校尉,又因過於剛直而遭到免職的履歷,又可為此事增添一樁美談。
再若考慮到諸葛玄的子侄輩是何人,這就更好理解了。
衛覬的二弟也在樂平書院內。
在往來於并州和河東之前的信件中提到過諸葛亮的名字,言及他因棉籽分離機器的發明而得到了喬琰的看重,此時儼然是當做第二代下屬之中的重點對象來培養的。
那諸葛玄作為諸葛亮的叔叔,其立場也不言而喻了。
將這個人選的委派作為對河東世家的回應,足夠了!
衛覬心中大定。
又聽喬琰在此時說道:「此外我有另外兩件事想要委託你去做。」
衛覬:「君侯但說無妨。」
喬琰慢條斯理地說道:「其一,我要你們自河東郡陸續收容河內郡的民眾。」
河內郡中想要過太平日子的民眾不在少數,但因太行山阻隔,汾水河谷抵達太原的路途也遙遠,不乏有因為種種緣由放棄之人。
若是直接將人引入河東郡,卻是可行之策。
那河內郡的太守王匡滿心盤算著讓她領兵來攻,以圖有個直接前往冀州入鄴城任職的理由,可喬琰偏偏不想遂了他的意思!
河內郡的民戶越少,王匡的處境也就越危險。
讓他慢慢體會這種感覺好了。
河東世家既然要表現出對她效忠的誠意,此時也應當不吝於拿出一些安頓民戶的田地與錢財才對。
這也是一筆對他們而言尚能接受的支出。
衛覬當即應了下來。
「其二,我想勞駕你往弘農走一趟,替我拜會一番張伯英與張文舒。」
張伯英與張文舒,便是涼州張奐的兩個兒子張芝和張昶,也是賈詡先前應對喬琰的缺人說辭推薦過的人才。
這兩人都是草書好手,尤其是前者,還有個稱號名為草聖。
為何讓衛覬去替她跑一趟也就不難理解了。
衛覬何止是人長得漂亮,情商不低,一手書法更是河東衛氏真傳,所謂「凡古文、鳥篆、隸草,無所不善」便是對他的讚譽。
按此說法,他的草書著實不差,還別具一格地創立了「草體微瘦,筋骨為上」的宗派,去拜謁張芝實可說是對了門路。
將經學大家「騙」到樂平,要用蔡邕和鄭玄的名頭,那麼將書法大家騙來,自然也要上個同道。
原本蔡邕也是個不錯的人選,但河東世家如今巴不得能有用武之地,還是給他們一點發揮的機會吧。
衛覬也欣然接下了這第二個委任。
他匆匆離開并州回返河東的時候,恰與麋竺前來并州的車隊擦肩而過。
但因麋竺此番可算是秘密前來,並未在車隊上標識有東海麋氏的圖章,也就沒讓衛覬認出商隊的所屬。
他只是眼見這等人數的車隊抵達并州,心中感慨了一句今日并州往來商旅之繁盛,早已不是當年景象。
麋竺也並不知道,他已經兩次在衛覬的拜訪之後才抵達并州,以至於又一次蹭了對方的光,遇上了喬琰心情正好的時候。
但喬琰心情好不好其實不太重要,當他抵達晉陽的時候,全部的心神都已經被面前的棉布給吸引走了。
陸苑在寄給他的信中送了棉布小樣,也提及了陽安長公主往鄴城一行做棉布展示之事,但一種此前從未出現在中原的布料,不親自嘗試穿著此種衣物,實在難以真切感受到它的特殊。
對於現代人而言已經再常見不過的棉布,對土生土長的大漢子民來說,堪稱極具震撼力。
「植物材質比起動物毛皮來說更容易減少風疹的發生,棉布又比麻布更具備了保暖效果,尤其是這棉絮袷衣……」麋竺喃喃出聲道。<="<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