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看來,劉虞落敗得也實在不冤。
以喬琰看來,即便是要對彼時東逃的公孫瓚與蹋頓行追擊之舉,也絕不應該抱有什麼一戰定勝負,或是為圖減免傷亡而行人數震懾的想法。
這些士卒的磨合程度尚不足夠,又剛經歷了公孫瓚的襲營驚嚇,反而會在公孫瓚的面前暴露出無數漏洞。
但對剛經歷了喪子之痛的劉虞來說,這些話還是別說了。
喬琰只是正色朝著一旁的麴演看去,「軍報中難以盡述眼下的情形,我自晉陽趕來此地,幽州那邊應當時局還有些變化,此時如何了?」
麴演眼見喬琰並未有責備他的意思,先心中一松。
他本是抱著建功的想法出戰的。
在公孫瓚襲營的時候只是造成了他的受傷而沒能將其斬殺,已經讓麴演鬱悶不已了。
現在又被公孫瓚打了一場翻身仗,也就更讓他擔心自己還得被牽連。
好在,喬琰看起來並沒有這個意思。
他回道:「君侯來前,文遠剛有新消息傳來,在他退守居庸關後,廣陽郡與漁陽郡都只能落在了公孫瓚的手中,烏桓兵馬大量朝著漁陽方向而來,駐紮於此地,公孫瓚將濱海道所得戰俘納入己方部從中,打散在與冀州接鄰沿線的戍防,他本人則攜其精銳駐紮於昌平。」
喬琰沉吟片刻,「此舉意在防備袁紹入侵,也防止劉幽州舊部難以聽從他的安排,反而給了文遠反攻的機會。公孫瓚此人的確有善戰之能。」
麴演又道:「此外便是,按照文遠所派出的哨騎探報,有一隊公孫瓚麾下的精銳並烏桓騎兵南下而去了。」
南下?
喬琰斟酌了一番公孫瓚和蹋頓這個化敵為友舉動的意義,和公孫瓚有可能說服蹋頓為己用的理由,估量起了公孫瓚和袁紹在此時聯合的可能性。
或者說這大概也不能叫聯合。
公孫瓚的野心勃勃與其所表現出的實力,都令袁紹對其防備有加。
但公孫瓚可以為自己和蹋頓討要一個名號,讓兩方暫時處在互不干擾的狀態。
有了濱海道之勝,公孫瓚完全可以進一步收攏幽州的勢力,只是還缺了一個正統之名。
而比起他往南下擴張,他的首要矛盾還是與張遼,以及其背後的喬琰對峙。
那麼袁紹確實是可以和這位惡鄰暫時談談的。1
何況要商討待遇的,還並不只有一個公孫瓚,還有一個蹋頓。
喬琰心中一轉,當即朝著劉虞說道:「公孫瓚若欲結袁紹得以正名,我等如今只有兩個選擇。」
「其一,我即刻發動并州兵馬強攻昌平,蹶張弩雖還在關中並未送返并州,但與幽州突騎作戰原本也不能依靠此物。此戰之中,令呂奉先與馬孟起等人自綏遠城出塞,繞行至燕山山脈後南下,奇襲公孫瓚後方,同時令文遠出居庸關與之合擊,或能令公孫瓚難顧首尾。」
她話還未說完,麴演的眼睛已經亮了起來。
此法確實可行!
公孫瓚此時要全力防備的,乃是上谷居庸關的方向,又哪裡會想到,原本作為鮮卑支部南下豁口的地方,會驟然局勢轉換,變成敵軍入侵之地。
以呂布和馬超的實力,以及呂布麾下所配備的大宛寶馬,要走這一路塞外之行,也確實不難。
若非此時乃是喬琰與劉虞在交談,麴演都恨不得橫插一句,說他也想去。
但他聽到的,卻是劉虞以依然虛弱的語氣開口道:「不必了。」
眼見喬琰戰意高昂,劉虞心中也未嘗沒有被說動之意。
可他難免想到先前貿然出擊所造成的損失,也進而想到,若按照她所說之法出戰,廣陽與漁陽二地必然深陷戰火之中,這兩地的民眾又當如何呢?
何況烏桓此時與公孫瓚結盟,一旦喬琰不能斬除後患,隨時可能引發烏桓的反撲。
到了那個時候,才當真是幽州之禍了。
劉虞雖然親眼見過喬琰到底是如何起用涼州羌人、安定民生的,先前那一戰的陰影還是讓他下意識地往悲觀的方向想了。
再者說來,關中初定中央無主的情況還是黃琬在勸說他上位的時候所說的,也確實是如今的實情。
倘若將并州乃至於關中的勢力都投入到幽州的戰局中,誰也無法保證,這些看似已經平定的地方不會掀起新的民怨。
原本的幽州戰局裡,劉虞得到了喬琰麾下眾人的協助之餘,大半兵員和物資補給都是出自幽州的,他還沒有那麼多拖別人後腿的負罪感。
但,如今呢?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