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5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太史慈的臂力不小,臂展也長,這正是典型的神射手先決條件,但喬琰不太一樣。

她身量雖高,比起尋常的武將卻還是顯得過於清瘦挺拔了。

然而當她輕鬆地拉開手中的那把三石長弓之際,太史慈陡然意識到,他實不該對這位樂平侯有什麼以貌取人的想法。

她銳利的眸光在弦張箭扣的一瞬,比起目之所及的雪色更有一種深沉冷意。

有一片飛雪恰在此時落在了箭尖,也沒讓她的眼睛有任何的眨動。

即便箭未離弦,也讓太史慈毫不懷疑,她在射術上的本事,絕不會遜色於她在傳聞中的統兵治理之能。

下一刻,這支箭矢疾馳而出,一箭貫穿了一百五十步開外的一塊岩石。

強橫的衝撞之力讓這支白羽箭的箭鏃扎進了石中,也隨著石面上的振動,其上的積雪滑落下來了一片,以至於那片白羽尾翎竟像是落在石上的新一抹積雪一般。

這分明就是沒石飲羽之力!

喬琰神色淡淡,收起了弓後朝著張遼說道:「文遠,讓人告訴公孫瓚,居庸關以東一射之地也是我并州軍戍守之地,若他的人踏足進此地半步——」

「殺無赦!」

------

這句朝著公孫瓚下達的通牒,也正是喬琰前來居庸關巡視的目的。

在留下了這樣的標誌,又鼓舞了一番此地留守士卒的士氣後,她才能放心地前往長安去參加劉虞的登基典禮。

這位已經成年、且有實績在手的天子,雖然先前在幽州輸掉了一場和公孫瓚之間的交手,但當他在長安稱帝的時候,他比起劉辯和劉協,顯然更能吸引有志報國之人來投。

所以喬琰絕不只是要參加一個典禮而已。

這些前來的士人武將,哪些是她能用的哪些是她不能用的,她又該當做出何等表現來吸引到這些人的目光,隨著局勢的發展讓他們從支持劉虞轉向支持於她,都是她需要打的一場硬仗。

縱然手握三州之地,已經讓她站在了遠比其他諸侯更高的上,也還遠遠不到她可以鬆懈的時候。

遠遠不夠!

她也絕不能因為謀臣心腹中知她志向所在的,已對她表現出了全力的支持,便當真以為天下人都能有這樣的態度。

而她雖要如應允戲志才的那樣去爭取大司馬的位置,卻也必須時刻保持著謙遜守禮之態。

所幸,眼下大概還是喜事更多的。

比如說——

在喬琰前往長安的路上,有一位青年士人已站在了武關之前。

在早前他勸說諸葛玄帶著諸葛亮前去并州後,他自己就因對時局的迷茫而轉道了荊揚二州遊歷。

但也正如喬琰的評價所說,江東孫策無法處理好與士族之間的矛盾,可憑一時之勇奪取揚州卻難以長久,荊州劉表固為人傑,卻也距離他所希冀的樣子相差太遠。

荀彧原本打算北上,去看一看豫州的劉備和兗州的曹操,卻在荊州境內聽到了劉虞入主長安即將稱帝的消息。

於是他當即朝著武關趕了過來,轉道往關中一行。

這神容清朗,有流風蕭肅之態的青年望著關上的積雪,眸光中流轉過了一縷微光。

在入關之前他心中思緒萬千。

漢室的出路是否在此地呢?

他的出路又是否在這裡呢?

225. 225 君臣之辨……

荀彧暫時沒法對這兩個問題給出一個答案。

他只能確認一點,比起鄴城的袁紹和劉辯,在長安的喬琰與劉虞這對組合,好像更有可能實現皇族與士族共治天下的目標,或者說,是士族地位不減的漢家天下。

其實非要說的話,喬琰本就應該是荀彧的首選。

戲志才與郭嘉兩位好友早早便投效在了她的麾下。

荀爽在前往長安後將荀攸送到她那裡做了個軍師。

縱觀天下各路英雄自漢靈帝駕崩、甚至是更早時候開始的表現,又罕有能與喬琰匹敵之人。

但很奇怪的是,他雖然沒親自與喬琰接觸過,卻直覺在她的種種表現中,透露出的並不是個鐵桿漢臣當有的態度。

她早在黃巾之亂中,就已表現得太過理智與清醒了,以至於當荀彧嘗試將自己代入喬琰處境的時候,他發現自己好像並沒有辦法將她放在那個外露的立場上。

也便是——因為漢靈帝的賞識提拔而無有保留地付出。

如她給自己所起的那個表字一般,像是一把捨身而焚的熾火。

這不太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