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態度,那些與喬琰共事或相抗的人或許看不出來,處在荀彧這個局外人身份上,卻要清楚明了得多。
也或許,倘若將她換一個性別,當世爭鋒之人更能看出她的矛盾之處來。
當然,荀彧沒有必要揭穿她。
畢竟她從頭到尾都沒有做任何越界之事,甚至令并州這一片邊地,發展到了民生政績軍事都首屈一指的地步。
但也正因為這種讓他無法確定走向的野心,荀彧同樣不敢選擇投向她。
這就是他未曾跟諸葛亮說出的話。
只是現在,出現了一點讓他也未曾想到的變化。
隨著長安的動亂終結,出現在此地的,居然並不是喬琰輔佐著劉協這個少帝,憑藉著自己打出的清君側名頭順理成章地架空劉協的權柄,對外則以天子正統之名發起討逆。
也即所謂的奉天子以令不臣。
而是喬琰與盧植、皇甫嵩、黃琬、王允等一眾大漢忠臣,在劉協失蹤之後將劉虞給扶持上天子之位。
敢選擇思想已經成熟的劉虞作為天子,好像又與荀彧以為她有不臣之心的判斷並不相符。
莫非……
她只是想做權臣,但必須是她所選中的那個大漢天子的權臣?
以荀彧想來,倒也有這個可能。
若將天下州郡中民生治理的情況排個序,喬琰的并州乃是毋庸置疑的魁首,但劉虞的幽州能一度將糧價壓低到一石三十錢,不是第二也能保住第三的位置。
以世人的眼光看來,劉虞即位,勢必能一改昔年漢靈帝時期賣官鬻爵、驕奢淫逸的風氣。
若這就是喬琰的追求,她先前的種種舉動也可以解釋得通。
可惜這種對她執政理念的深入挖掘,絕不會出現在郭嘉與戲志才送給荀彧的信中。
他也只能在親身遊歷於四方的一路上,對比評判各路諸侯的表現,直到收到劉虞即位的消息後,做出了這個他也不太確定的假設。
到了這種時候,他實在不該因為擔心會像奉孝一樣有去無回,便對她退避不見。
作為曾經被何顒評判的王佐之才,他也大可以憑藉著為劉虞出謀劃策的理由踏足長安。
在這種想法的驅策下,他終於來到了武關之前。
荀彧攏了攏身上的披風,朝著關內走去。
身後的隨從替他牽著馬,跟在他的後頭。
或許是因為長安即將迎來新的天子,就代表著往來之間的商機,又或許是因為劉表對喬琰進攻董卓中所表現出的效率著實敬畏,放開了對這處關卡的限制,在這座司隸與荊州之間的連接隘口處,有不少商隊的往來。
荀彧置身於人群中,雖因其氣質卓爾,與周遭顯得有幾分格格不入,卻也說不上太過醒目。
但剛核驗了身份戶籍入關,荀彧便見有一小童朝著他跑了過來。
他停下了腳步,等著小童跑到他的面前,聽到對方問道:「我家郎主讓我來問,敢問先生可是潁川的荀文若?」
荀彧順著小童伸手指向的方向看去,見那頭是一列商隊,規模不算太小。
其中被小童特意指著的那一輛馬車,比起一般的商隊所屬要看著稍精緻些,但也至多被人覺得是家產豐厚的商人而已。
只是此人能認出他的身份,好像也並非等閒。
荀彧回問道:「若是又如何?」
小童道:「若是的話,郎主請先生上馬車一敘,從此地往長安城行去還有三百多里的路程,先生雖有馬匹坐騎,到底不如馬車舒坦。」
荀彧雖不知來人身份,但還是答應了下來。
不過讓他有些意外的是,在他登上這架馬車後所見到的,居然是個只有十七八歲的少年人。
也是個讓他不難猜出身份的人。
車外依然是落雪的寒冬,車內倒是因車廂內鋪設了毛皮,荀彧又在上車前被那小童遞交了一尊暖手爐,並未讓人察覺到什麼寒意。
而這端坐在車中的少年眉眼溫潤,氣質中隱約帶著三分凌厲之色,儼然不是個尋常的文士。
他這開口問好間流露出的揚州口音,倒是讓他又顯得親切了幾分。
荀彧溫和地笑了笑:「廬江的周公瑾不替孫伯符戍守揚州,何故經由荊州前來長安?」
被揭穿了身份的周瑜也很坦然:「只要這一趟出行比起戍守九江的意義更大,當然可以來。」
荊州和孫策之間有殺父之仇,雖如今劉表和孫策都該算是支持喬琰和劉虞這頭的,但兩方之間的仇怨不可能輕易地化解。<="<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