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5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周瑜作為孫策的左膀右臂,原本是不應當走這一線而來的。

但考慮到,袁術與孫策之間也算是有一番你追我趕的矛盾,這條路線又要比走豫州線安全得多。

此外,按照方今的時局來看,周瑜確實有這個出行的機會。

誰讓此刻身在汝南的袁術一面深知周瑜不好應付,不敢重新奪回九江,一面還得面對境內劉備所帶來的威脅。

他又怎麼會想到周瑜會忽然離開九江,來到長安。

先前商隊過武關的稍事停頓中,周瑜已讓侍從在外頭新燒了熱水,此時正好被他用來招待荀彧品茶所用。

如今的大多數茶餅還是南方所出,揚州之地的茶便是以採摘之後的茶葉烘烤成赤色,碾碎加上油膏製成的,在沖泡後還要加上蔥姜之物。

但因上次陸苑尊奉喬琰之命到訪揚州,她談及并州飲茶少有添料,至多品其純粹之味,周瑜便也跟著學上了。

此時這清透的茶湯被推到了荀彧的面前。

車駕已在繼續朝著北方行駛,因馬車的質量上佳,這一路不算起伏,只是在並未倒滿的杯中晃開了一道波瀾而已,倒也未嘗不是一種趣味。

周瑜繼續說道:「此前先生自徐州抵達揚州的時候,我便有所聽聞,只是眼見先生並未有上門拜訪何人的意思,就未曾打擾。如今趕巧又在此地碰上。」

數月前他聽聞荀彧行到揚州境內的時候,本是想請孫策嘗試一下邀請對方的。

可想想此前的高岱一事,周瑜又先打消了這個主意。

事到如今,他和孫策都不是傻子,不會看不出來,高岱的事情背後有人在推波助瀾。

別看伯符最開始是因解廬江之圍才入駐的揚州境內,不希望他在此地站穩腳跟的,依然不在少數。

這些人也就自然不會樂於見到,在孫策的麾下出現可用之才。

除非荀彧明確表示了要與孫策會面,否則還是當他並未出現在此地為好。

事實證明,周瑜的這個應對之策也並未出錯,看荀彧過境而不入門戶的表現,顯然對孫策並沒有多看好。

反倒是如今這個趕赴長安路上的萍水相逢,還能讓他們對酌閒聊兩句。

荀彧看了眼面前的少年。

若論儀態風度,對方實可算是士族典範,而若看其在揚州行事,更不失有勇有謀。

他向來是個惜才之人,也不必對這位好客的馬車主人擺什麼架子。

他道:「若只是品吳中名茶,也無所謂打擾之說,多認識一個朋友而已。」

荀彧話說出口,也不免思忖起了周瑜前來長安的目的。

若說只是要替孫策謀求揚州牧的位置,按照荀彧所聽聞的那樣,孫策既已經對劉虞稱帝之事表現出了認可與擁躉,揚州地界上也沒有比孫策更有能力擔任這個位置的,再若考慮到喬琰所能發揮出的作用,周瑜是沒有必要親自走一趟的。

這幾乎已經是一個板上釘釘的委任。

但就像周瑜所說的,他覺得此行還有比起鎮守九江更要緊的事情,故而做出了這個選擇。

看來他不是為了觀察劉虞和喬琰之間的君臣相處模式,以防日後應變不夠及時,就是想從關中正在展開的建設中尋求經營揚州的經驗。

荀彧並未將他的猜測在神情中流露出來,但隨著二人的交談,周瑜順勢說起了前來此地的目的,確實是想跟喬琰做一筆交易。

至於具體要交易何物,本著不必交淺言深的道理,周瑜也並未詳說。

兩人也便將話題轉向了書籍樂理之說。

周瑜比荀彧小了十二歲,但他已算是出仕於孫策的麾下,姑且算是平輩論交也無妨。

對荀彧而言,這往長安去的路途上有這樣一個交談之人,正可算是旅途樂事。

但他也未曾忘記此行而來的觀察目的。

在車駕的中途停歇中,他已留意起了前來此地的人。

既到了關中境內,有些先前還如周瑜一般混跡在商隊之中的,現在也變得不加掩飾了起來。

因袁術與劉備在豫州的爭端,不乏有對兩方都不太看好的汝潁之士南下進入了南陽地界,如今也正好隨著劉虞將於長安稱帝的消息而進入關中。

荀彧自己就是潁川出身,從隊列中窺見了不少熟面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