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心中思忖,好像確實是審配所說的這個道理。
別到時候好好一場反擊戰,又成了他丟臉面的情況。
再一想來,在這種時局下他也越發沒法保證,曹操到底會不會對他的指令表現出陽奉陰違的態度。
放在其他時候還不那麼要緊,放在眼下,卻是貽誤戰機的大事。
「正南所說不錯。」沮授起身回道:「此時情勢危急,與其讓曹操來做這個討伐袁術之人,還不如換一個。我想向明公請戰於豫州,再向明公借一個人。」
「一個人?」
對於沮授的主動請戰,袁紹絕對於喜大於驚。
沮授確實不能算是個純粹的謀士,在冀州青州境內的亂象幾乎已經完全平定的情況下,他這位騎都尉有這個出兵的條件。
以沮授的智謀,也當然可以做到隨機應變。
沮授回道:「不錯,我只要一個人和一道詔令,其他的部從都不要。」
這句話比起先前的「借一個人」說法還要讓袁紹驚愕。
可沮授向來不是喜歡開口空談之人,也不是個張揚的性情,更不會是在失去理智的情況下提出這樣的想法。
袁紹耐著性子聽了下去,便聽沮授說道:「請明公在朝會上穩住局面,我帶著您的外甥高元才南下——」
「直接動用陳留高氏的私兵襲擊豫州!」
由沮授聯手高幹,從陳留以私兵南下!
這真是好一個大膽的決定,又確實遠比由曹操發兵要合適太多。
袁紹當即准允了沮授的決定,並將沮授所需要的對陳留高氏的拉攏冊封詔令和對曹操的調令都交給了他。
有了這個挽回局面的手段,雖然明知明日的朝會他只怕不會太好過,袁紹的心中鬱結之氣還是消散開了幾分。
在讓下屬退下後,他躺在了軟塌上,讓人給他念那份還沒看完的樂平月報。
想著這一次那雜談軼事之中總不至於還有借糧的事情,他讓人念的便是這個版塊,權當做是以一種輕鬆一些的方式了解敵情。
然後……
他就聽到了一個冀州元某的勵志升遷路。:,w,
253. 253 限酒會前
冀州人元某,在這份樂平月報上的名字不詳,於去年十月間來到并州務工。
他先是效力於并州農具集中生產地,因為出色的計算水平得到了此地管事校尉的認可,便得到了前往樂平科學院進修珠算的資格。
正逢新帝於長安登基,他便得到了隨同靈台丞前往長安,協助靈台修繕工作的資格。
隨後因在靈台表現出眾,轉入新開的弘文館中負責文書記錄工作。
在記錄弘文館中往來人士的言談記錄中,他又因記錄詳實,無有缺漏,得到了樂平侯的高度讚揚,被舉薦給弘文館館主之一的大鴻臚陳元方作為弟子和助手。
在得到了這樣的擢拔器重後,元某依然踏實誠懇,於苦修進學之餘成為了樂平侯訓導兗州喬氏的對照案例,被予以未來股肱之臣的評價。
也不知道這個文稿到底是誰寫的,在這篇記敘性文字的最後,還不忘做出了一句補充——
今天看到或者聽到這份樂平月報的你,還可能只是一個前來并州謀生的小小匠人,但這不重要,上到長安朝廷下到并州,都嚴格遵循著唯才是舉的標準,更給人提供著數種進學的途徑,所以明天的你,可能就能成為大漢棟樑。
這可真是好一個勵志的典型!
短短半年的時間,就實現了從黔首到九卿弟子的飛躍!
但別人聽到這個,可能還得感慨一句并州真是人才濟濟、藏龍臥虎,連在一個小小的打工地方都能出現這樣的人才,袁紹卻不會。
他直接叫停了這個念報的隨從,當即從軟塌上坐了起來。
才跟他商討完豫州戰局的那些謀臣也都被他一股腦地叫了回來,連剛準備和高幹一道前往陳留的沮授也不例外。
這些人回返到廳堂上後,就看見袁紹手裡抓著一份樂平月報,在屋中來回踱步。
等到人都來齊了之後,他又來回走動了兩趟,擺出了一副遇到格外不能理解之事的表情,又猶豫了片刻,這才將自己手中的樂平月報先朝著沮授遞了出去,伸手指向了寫著元某人升遷過程的那一頁。
他問道:「公與,要你看來,這個升遷之人是元皓的可能性有多大?」
這顯然不像是喬琰在用一個並不存在的雜談來對他表達陰陽怪氣,用來說在冀州不能得到重用的人到了并州地界,就可以搖身一變成為翹楚俊才。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