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3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但說出這話的袁熙絕不可能背叛他這個做父親的,也就絕沒有什麼藉機挖坑之說。

他問道:「以公馬與母驢生駏驉?」

駏驉也就是驢騾。

若只是如此的話,袁紹琢磨著也不是不能試一試。

然而他從袁熙這裡得到的回答是,「不,是以公驢和母馬生馬騾。」

「若是如此的話此舉有些不妥,」沮授開口道,「母馬生幼馬用於軍備已是慣例,貿然更改反倒讓明公所能派上用場的馬匹數量削減。這個變更不做也罷。」

沮授也不全然是出於不敢冒險的想法。

要知道,袁紹所在的青州冀州,在馬匹的儲備數量上遠不如并州涼州,雖然這二州因地處北方的緣故也有牧場的存在,可要是真將兩州的馬匹放在一起做個比對,喬琰那邊完全處在壓倒性的優勢。

這才是為何袁紹要如此提防北面。

西面的太行山即便有太行八陘的存在,也依然是一派往來隔絕的狀態,對騎兵所起到的阻攔作用尤為明顯。

只要還沒給喬琰從北面大規模入侵冀州的條件,他們兩方就還沒到直接交戰的時候。

在這樣的劣勢下,為了節省行軍之中物資戰線上的消耗,就貿然將一批本應該出生的幼馬變成了幼騾,這無異於是在自毀長城!

但他話剛說完不久,又聽郭圖在另一頭說道:「其實也不是不能一試。比起并州,我們在糧食上的確有所短缺,若能在軍資運送上減少折損,比起大動干戈地推行種田之法,看起來更為穩妥。何況,明公也並不需要用已有的母馬進行繁育。幽州的公孫瓚和烏桓的蹋頓向朝廷請封后,不是還給明公送了一批幽州戰馬嗎?」

公孫瓚和蹋頓對袁紹的敬畏心有限。

他們將劉虞驅逐出境,和留在上谷郡的張遼形成對峙局勢後,是袁紹需要對他們做出拉攏,以求能讓他們在對抗喬琰上多出一份心力,而不是他們需要對袁紹持有什麼討好的態度。

所以這批幽州戰馬在名義上是什麼北地好馬,實際上卻大多有些難馴。

「明公原本的打算就是——若它們還不能被馴服,便用它們來生育下一代戰馬,如今換個用途也無妨。」郭圖好不容易逮住個可以發揮,和沮授唱個反調的機會,絕不會選擇放棄,甚至越說越覺得其中確實是這麼回事,「當然,在此之前,明公也可以用二公子帶回的這頭騾子和冀州境內原本就有的騾子做個測驗,看看騾子是否真如二公子所說的那樣條件出眾。」

冀州境內有養騾賞玩的人嗎?這些個宗族豪強中還真有。

但因騾子的稀缺,加上這幾年間袁紹將戰馬資源集中到自己手中,用來防備他處的來襲,讓這些現存在冀青二州境內的騾子基本沒有年幼的。

以至於他若真聽了郭圖的話去尋騾子檢驗,得出的只會是和袁熙告知於他的情況相同的結果。

但袁紹此時並未意識到這一點,而是對郭圖所說這話持有保留意見,打算按照他所說的先試一試。

袁熙又翻出了另外的一張紙。

在紙張畫著一張草圖,邊上壓著一個半月形的腳印。

「父親若擔心騎兵不如并州司隸那頭,這裡倒是還有一個好消息。」

「在此番的長安路展示中,并州軍的戰車戰馬都有出現過,其中有一件很特別的東西,兒能注意到,想必其他各州如有探子在,也能看到。在并州的戰馬腳下都打有這樣的一塊馬蹄鐵,是為了節省馬蹄的磨損而做的。」

「可惜元皓先生並未親自接觸到製作此物的環節,只能憑藉著印象將其繪製出來,但此物的難度應當不高,父親若讓人研究一番應當很快能做出成品。」

馬蹄鐵?

袁紹靜靜地打量著這個東西,也在心中進行了一番評估。

若此物真能減少馬匹腳掌的磨傷,又在并州的騎兵之中廣泛應用,他是必須要加入到製作的行列中的。

馬匹的消耗一旦減少,他這戰馬資源匱乏的壓力頓時就能一輕。

這樣一來,那批還需要投入人力馴養的幽州戰馬,還真能投入到騾子的生產之中,甚至可以根據後勤運輸的需求再補入一些馬匹!

比起先前的那兩條,都要有可操作性得多了。

他很清楚,袁熙說的有一句話是對的,隨著長安朝著各方展示自己的實力,馬蹄鐵這樣的東西已不可能再瞞著其他各方,必定為各州所模仿,他頂多就是獲知消息更為精準直接一些。

但再加上了後勤騾隊這樣的附加消息,他就比別人領先得多了!

好得很。

當然,他想是這樣想,嘴裡也只是說道:「此條暫不細論,說說下一件。」

他想著,既然騾子得算是開了個好頭,接下來總應當讓他滿意了。

但讓他沒想到的是,這個同時有著正面和負面效果的騾子消息,居然是他所能聽到的最好消息。

甚至相比之下,之前那些看得到好處卻不能照搬的,都得算是切實的好東西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