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45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陳珪的這句指點可算是幫了她們的大忙了。

他所說的欺善怕惡的「有些人」,當然是那野心勃勃的笮融。

笮融所建的佛寺正建在了高郵的附近,分布在廣陵郡的中部和南部,而與東海郡接鄰的北面幾乎少有,真是擺明了一副天高皇帝遠、陶謙也別想過問他的做派。

更有意思的是,此時卸任的前廣陵太守張懿,就在廣陵的射陽郡。

遵照陳珪給出的建議,喬嵐和喬亭也算有了個順理成章的行動理由。

喬亭帶著貨物之中的大部分花布和綠陶前往了郯縣。

畢竟陶謙的「上有所好」影響到的只是蜀錦的價格,卻不影響到她們所帶來的其他貨物,郯縣又到底是徐州的州治郡治所在,對另外攜帶的洛陽特產價格是沒什麼影響的。

越是徐州的繁盛之地,大概也就越是能吃得下這批貨物。

喬亭還能因為先前陳珪的「指點之恩」前去接觸陳登,正符合了她先前對徐州著手之處的考量。

這當然還是以商人的身份和徐州官員結交,並未違背喬琰對她的要求。

而另一頭,在家賦閒的張懿得知,同一條街上來了個闊綽的蜀中商人。

他背著手從外面溜達回來,就聽聞自家夫人已去採買了不少東西回來。

張懿瞧著這一堆紅紅黃黃的布料,印花蠟染的圖樣,還有那綠底描紋的陶器,就覺得自己的腦袋生疼,忍不住說道:「你買這些個東西有什麼用,不覺得這顏色太……太艷麗了嗎?」

「你懂什麼,」他夫人斜睨了他一眼,「你從七八年前開始這運氣就沒好過,按說以你這袁氏門生的起步點和你的年齡,這會兒就算不穩坐著太守的位置,得到一方百姓的擁躉,也該當入朝做京官了,結果你倒好,先把自己混到了廣陵這地方的太守——」

「這也就算了,好歹還在大江以北,不算蠻夷之地,現在呢?」

現在啊……現在混成了個白身了。

便是遇上漢靈帝這種相對來說有些喜怒無常的,恰好說錯了什麼不該說的話,其實也少有直接將人的官帽一摘到底的。

畢竟能混到這種位置上的,多少有些盤根錯節的人際關係。

只要別撞進士人和宦官之間門的爭鬥,也別戰隊在囂張跋扈外戚的這一邊,總的來說貶職的程度有限。

偏偏張懿遇上的這個兩方朝廷對峙,那可真是四百年炎漢的頭一遭。

要說這是運氣不好也真沒錯。

見他沒什麼反駁的語氣,他夫人又道:「正好這新到的大商人帶來的除了蜀錦之外還有不少洛陽的貨物,無論是花布還是綠陶都是些熱鬧歡慶的圖樣,買回來擺在家裡,給你轉轉運氣。」

張懿忍不住小聲嘀咕:「洛陽都已經不是帝都了,買洛陽來的貨物難道不會越帶越晦氣嗎?」

但想到洛陽,他臉上不由有幾分唏噓之色,又將這句話給吞咽了回去。

他一邊接受著指派,將家中的幾處盆栽遷移到新的綠陶盆中,一邊聽著夫人繼續說道:「說來也是好笑,這廣陵地界上打著佛教的悍匪,連外來人都知道了,問及為何只來射陽,那商人也是欲言又止的態度,偏偏陶謙老兒不知此事,盡放任著他在這裡胡作非為。」

「四月才辦過一次浴佛節,這才到六月就又辦,這是什麼道理?總不能是在他們佛宗的規矩里兩個月算一年吧?若真是這樣,不如讓他來表演一出一月之內莊稼成熟。」

張懿沒回話。

他也不知道他是應該說,陶謙當然知道笮融的所作所為,只是眼下的情況對陶謙更有利,還是應該說,要是笮融真能如他夫人所說的那樣,讓莊稼在一月中成熟,他也懶得留在此地觀望了。

把最後一個花盆給搬完,將幾個綠陶罐搬進灶房之中,張懿便背著手往屋子裡走去。

但剛走到一半又聽他夫人說道:「晚膳之後我再出去一趟。」

張懿眼皮一跳,「你不會還沒買夠吧?」

「才不是,我去聽人說故事。」她得意洋洋地回道,「因這蜀中之地向來與外頭交通斷絕,難得來個蜀地商人,我去再聽聽有趣的事情,比如說那大司馬是如何與劉益州會獵漢中,驅逐張魯的。那東家既是巴西閬中人士,必然清楚這些。」<="<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