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54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笮融可不會犯這樣的毛病。

再加上朝著陶謙動手之後的趕鴨子上架,他怎麼都要把麋竺捆綁在他的隊伍之中。

浴佛會之時麋竺畢竟身在廣陵,難道被他扣了黑鍋的陳登會覺得,麋竺跟他笮融不是一丘之貉嗎?

笮融一邊送走了預備動身的祖郎,一邊露出了個喜報將至的笑容。

------

陶謙可就沒有笮融這麼輕鬆愉快了。

他這趟出行的本質雖然是要去看一看這佛祖顯靈,但秋收將近,這齣四方巡看也並不是隨便打出的幌子。

所以在途徑彭城而後抵達下邳的過程中,他也將這兩郡之中的耕地情況和糧食庫存順勢問詢了一番。

這不問不打緊,一問那可真是嚇一跳!

彭城國和下邳的郡治中,府庫存糧還是正常的,和早前陶謙所知道的相差無幾,問題就出在了這些周遭的縣城中。

以從彭城往下邳而去所途徑的留縣為例,此地的存糧只有郡治府庫中所擁有的五分之一還不到。

這個數額的存糧,連想要應對尋常的災情都做不到,更遑論是面對其他的緊急情況,比如遇上交戰的情況需要供給軍糧。

它也顯然不是因為收成欠佳而出現的差距。

陶謙緊繃著面色喊來了郡中的簿曹問詢,從他口中得知了個始料未及的答案。

這些糧食竟都被笮融給調走了!

那簿曹頂著陶謙含怒的視線,回話的聲音越來越小,「他有府君給他的調度手令,說要將這部分糧食送到州府去,以便調配給孫校尉等人,以防出現不從州府管教之事,我等也不疑有他,便給他了。」

誰又知道,看陶謙此刻的表現,笮融做出的這些舉動都是瞞著陶謙的。

這些糧食哪裡是送給陶謙用來安撫手下了,分明就是被笮融自己給私吞了。

至於私吞之後的用途,也再清楚不過了。

若不是靠著這些糧食,笮融要如何才能將自己麾下的佛教信徒給養活?

陶謙怒極反笑,「好啊,他倒是還知道要如何延緩被我發現他的所作所為,對著郡治和大縣就手下留情,對著小縣就一通盤剝。我讓他在三郡之內調度糧草,以免因揚州豫州方向有敵來襲,糧草調度不及時反而耽誤了大事,他就給我調度出了這樣一個結果!」

他氣得拍案而起,「我忘了,他還用這批糧食來賄賂佛祖去了。我若是佛祖我也喜歡有這樣一個信徒。」

陶謙到此時還未意識到,笮融的那出佛宗神跡也是假的。

但不管是真是假,他此時都已決定要去廣陵找笮融興師問罪。

他是年老體衰了,也沒有那麼多的雄心壯志,可他絕不能接受,自己會被下屬用這樣的方式欺瞞。

他人叫陶謙,表字恭祖,但還真沒有這麼無底線的恭敬佛祖!

陶謙拒絕了陳珪讓他再帶上一批下屬跟隨的想法。

此番與他同行的都是東海郡州府之中的精銳士卒,個個都是勇武的好手。

以這樣的隊伍出行,也無疑可以降低笮融的戒備,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

陶謙對陳珪是這樣說的,「笮融在廣陵經營已久,高郵周遭都是他的信徒,若興師動眾而去,只怕還未到高郵城下,就已經被人通風報信於他了。他府庫存糧不少,又有些令人難以摸清的手段,倘若據城而守,要攻破不易,甚至會被其餘各方有機可趁,不如依然打著巡視的旗號,令其籌備佛宗奇景,等與他見面,便將之拿下。」

陳珪想了想,覺得還真是如此做最為穩妥,便只回道:「這樣也好,請府君這趟廣陵之行務必謹慎小心。」

所以陶謙讓人率先一步快馬朝著高郵送去的消息中,說的就是——

等他再與陳珪把酒言歡盤桓半日,就往廣陵這邊來。

笮融收到這封簡訊到底是何想法姑且不論,他熟悉下邳地形的下屬和祖郎等人早已經出現在了陶謙前往下邳的必由之路上。

淮河將徐州一分為一,廣陵郡就在淮河以南。

所以陶謙若是想要抵達廣陵,他就必須要渡河。

而前往高郵的最佳途徑,就是在下邳的徐縣登船,經由洪澤湖,也就自然而然地跨過了淮河,而後經由洪澤湖東南方的三河一路東行,進入高郵湖的區域。<="<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