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70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當時考慮到年齡的緣故,諸葛亮、龐統和司馬懿這三人都是獨立完成這次作業的,陸議郭淮和呂令雎則是以組隊的方式,不過後者最後提交出來的是兩套方案。

也就是說,送到喬琰手中的一共有五套結果。

見幾人目露驚喜之色,喬琰繼續說道:「當時我未曾對你們幾人提出的方案做出評價,並不意味著這個計劃要做出擱置。」

他們當時交作業後不久恰逢天有日食景象,所以長安城中的主要任務一半是消除流言,一半則是為去年的春耕做籌備。

以幾人中年齡最長的司馬懿看來,喬琰暫時放棄奪取幽州的計劃也實屬尋常。

隨後從五月起的種種異常氣候也顯然不是出兵的好徵兆。

對他來說唯獨有點可惜的是,他原本想要通過這次提交的策劃和諸葛亮與龐統分出個高下來,卻因為喬琰暫時將此事擱置而難以實現了。

現在看來,倒是還有機會?

忽聽龐統搶先一步問道:「君侯的意思是此事現在要重新啟動了?不過正值冬日,好像並非是適合於海航之時。」

別說是適不適合航海了,眼下這個時節就連并州北部都該說一句寒風如刀,更遑論是幽州遼東這樣的地方。

就算有棉衣取暖,從徐州駐軍港口海陵出發的士卒到了那裡,估計都要被凍出個好歹來。

別說能不能對公孫度起到震懾的作用,不被他將手底下的士卒給包圍了都得算是好的。

到時候威懾公孫度的目的沒有達成,反而要變成他用來挾制君侯的人質。

那豈不是要成為天大的笑話!

「我何時說要你們立刻出發前去遼東了?」喬琰朝著龐統看去笑道:「我給你們五個月的時間,從即日起,到五月之末,你們都暫住於海陵,我要你們替我觀望徐州和揚州在今年內的局勢,尋找打破徐州以淮河為界對峙局面的契機,又或者,能挑起荊州和揚州之間的交手。」

「而後於五月末,率領海陵的船隊出發前往遼東,行震懾公孫度之舉。不過……」

喬琰頓了頓,目光在這幾個仿佛下一刻就想出發的少年人身上一掃而過,「當年你們給出的那些方案,我希望你們結合這一年半之間的所得,加上在海陵實地的考察再做出一番調整。」

「具體對船隻數量和行船人數的劃定你們都可以再做出改變,這個數目必須在二月上報回到長安,出兵的方略則在五月之前要交到我手裡。」

聽到又放開了一道界限,他們的臉上更多了幾分喜色。

而後他們便聽到喬琰說道:「我有一點想要提醒你們,從海陵往遼東的威懾方案,我只會從你們之中選擇一份,也就是說,其他幾人都會是輸家。如果我是你們的話,或許會嘗試另闢蹊徑,從另外的路子取勝,也就是我之前說的,插手揚州和徐州的戰局。」

對於這些初出茅廬的少年人來說,好勝心當然還是占據了上風的,但在仔細琢磨了一番喬琰話中的意思後,司馬懿的臉上又閃過了幾分深思。

插手遼東的戰局,所能得到的也只是將公孫度說服作為幽州戰局的偏師,屆時和身在上谷郡的張遼合兵會師,達成合擊公孫瓚的目的。

那麼,這一遭行動的主帥就是張遼。

但若是徐州和揚州這頭呢?

得到長安朝廷冊封認可的徐州牧張懿,不僅在個人能力上有所欠缺,甚至還和喬琰有過舊怨。

出於徐州局勢的考慮,喬琰不可能和張懿去算舊帳,但因徐州未曾一統,南面的孫策又是梟雄之姿,必須要對他做出一番限制,她也不可能讓張懿成為收復南方勢力的指揮。

如今的這一出看似是在對他們幾個年輕人做出一番考驗,應該叫做樂平書院的對外實踐,可實際上,這也未嘗不是在界定他們未來的發展方向。

司馬懿的父親與兄長都已經在京畿做官了,他自己卻並不太想要按照循規蹈矩的方式升遷。

在並不顯得出頭越矩的情況下,在徐州戰場上發揮出作用,會不會是對他來說更合適的選擇?

不過眼下還未到海陵親自見到那頭的情況,就像喬琰所說的那樣,連他們所提出的種種方案都還需要通過抵達實地之後修正,更何況是對這幾州戰況的分析。

他微微垂眸看向了面前裝有壓勝錢的錦盒,雖並未在此時開口,心中卻有了一番思忖。

又聽諸葛亮開口問道:「君侯覺不覺得,讓我們這麼多人前去徐州,在隊伍上太過醒目了?」

樂平書院的學子雖然都還沒有在喬琰的麾下擔任具體的職務,像是蔡昭姬這樣的早已經算作是畢業了,可並不意味著他們在其他各路勢力這裡沒有掛上過名號。

尤其是像諸葛亮和龐統這種年輕人,人盡皆知,喬琰對他們二人看重有加,且在他們學成之後必定會委以重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