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8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這是個典型的軍政兩手抓的人才!

曹操喜獲干將的同時,也越發堅定了自己在心中做出的一個決斷。

於是在五六日後,身在鄴城的袁紹前後腳地收到了兩條消息。

一條是兗州的幾方氏族勢力向他密報,說曹操有意向長安朝廷投誠,希望他們將手中的孤本典籍拿出來,用來向長安朝廷示好,請袁青州務必小心。

另一條奏報則是來自於曹操,他在奏表中寫到,因這兩年來兗州局勢的日益穩固,為顯示我方朝廷的威儀,不如對外擴張。

他想請袁紹向天子提請一份准允,若時局得宜,便讓他出兵豫州,剿滅袁術,將此地收歸鄴城朝廷管控。

作為他出兵的回饋,他希望能讓天子下令,讓兗州氏族之中帶頭表率捐獻軍糧的,可以得到朝廷的敕封。

「子遠對曹孟德此舉怎麼看?」

涉及曹操,雖說還跟沮授一度出兵的豫州有關,袁紹還是下意識地先找來了許攸,拋出了這個問題。

許攸看了看前一封信落款里有壽張王氏和梁國喬氏,頓時就明白了,「明公啊,這不就是各方的陳年舊怨匯聚到一處了嗎?」

王氏不滿曹操,喬氏不滿喬琰,趕巧這兩人又得算是舊友,加上曹操還因有動兵打算而意圖徵收軍糧,難免引起內部的矛盾。

就是這一次鬧得稍微凶了些,竟直接變成了送到袁紹面前的告狀。

不過舊友這種東西,誰沒有幾個呢?

在眼下這種明擺著是喬琰占優的局面下,曹操也頂多就是維持著和對方的交易,沒做出什麼悍然進攻鄴城的舉動,已得算是表現很正常的了。

若在此時因為這等小人的狀告就對曹操發出質疑,或許才是真的要將對方逼到對立面去了。

反倒是曹操的這個出兵申請,在許攸看來格外有意思。

他分析道:「倘若今年真如喬并州所說,旱蝗之災已不可避免,比起冀州青州和兗州,其實最容易失控的,還是豫州。」

想想看吧,擔任著豫州牧的袁術到底是個何種水平的「人才」!

就算有袁渙閻象這些人在袁術的身側輔佐於他,也並不能改變一個事實——他將家務事弄得一團糟的同時,對豫州的治理也相當得不上心。

若不是因為鄉黨聯結,加上汝南袁氏的地位,只怕袁術早就已經被拖下台了,又哪裡只是先前那般摔斷了腿,受到一點□□上的挫折。

現在再施加一個外因,必然會讓他面對顧此失彼的局面。

這種情況下,還真是奪取豫州的好時機。

但袁紹依然不敢對相鄰的并州掉以輕心,跨過兗州抵達豫州的作戰,在先前也已經被文丑之死給出了一個反面證明,用曹操的兵力來達成目標,好像還真是最合適的!

袁紹的眼睛裡閃過了幾分思慮,「你的意思是,將這個出兵的權力給他?」

許攸點了點頭,「對,給他!明公也不必覺得,在這樣的情況下,會讓曹操橫跨兗、豫二州,進而變成對明公的威脅。」

他抬了抬手中的第一張密報,說道:「這不就是一個用來制衡他的東西嗎?」

袁紹恍然。

是了,曹操在今年選擇恰當的時機動兵,或許可以讓外部的收穫用來填補內部的缺漏,卻也會將兗州境內的矛盾以更快的速度激發出來,到底是福是禍還未可知。

有一點倒是可以確定的——

這必定會是袁術的災難!

沮授當日領著高順只讓袁術遭受了這樣的一點損失,著實未讓袁紹徹底解氣,倒不如在這天時變化面前,將他本不該擁有的權柄徹底交出來!

------

在鄴城的袁紹做出這番決斷的時候,喬琰也收到了兩封書信。

這當然不是從兗州方向過來的信,而是從益州送來的。

兩封都是。

其中一封是她安排在劉協身邊的暗探定時將劉協的情況告知於益州的情報人員,又由他們轉告於喬琰,這就不需多提了。

在益州這種相對閉塞且安全的局面下,劉協會遇到什麼生命危險的可能性相當之低。

而另外一封則是來自於賈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