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示範再由喬琰來做,就顯得她在這齣救災之中的風頭太過了,還是得稍微回退一步的。
反正民眾也已經清楚了到底是由誰給他們帶來的轉變,不必處處相爭。
黃琬回道:「理當如此。由陛下在明堂敬告天地,也好讓此事為更多人知曉。不知大司馬要說的另一件事是什麼?」
喬琰道:「關於關中可能會湧入的難民。」
「我想同兩位商議一下,該當以何種方式來對待他們。」
荀彧長於內政,黃琬也是從刺史州牧起家的,在將這個問題並不只是放在大司馬府內部商榷,還要和長安朝廷官員商定的情況下,確實是先找這兩人最合適。
也不能怪喬琰要先將人往不利的方向去想。
在這個時期會出現的人口遷徙,和早年間洛陽朝廷轉移後造成的民眾外流,以及建安元年定都長安後民眾遷入關中,其實是完全不同的情況,也要比那兩個時期更容易引發民眾暴動之類的災禍。
此時關中的田地分配其實也是相對飽和的狀態,就算還有多餘的,要麼就是在軍屯的範疇內,要麼就是在現今的水渠規劃路線上暫時放棄管理的區域。
前者在短時間內不可能被喬琰讓出來,這部分多餘的產糧也是她在行軍供糧上的保障,後者要進行開發的難度著實不小。
此外這些人不遠千里朝著關中投奔而來,極有可能已經是在原本的地方過不下去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的手邊沒有存糧的可能性相當高。
朝廷應當對他們撥攏多少數量的賑濟款項,才能讓他們既感受到長安對他們的接待收容之意,不至於引發動亂,又不會讓他們覺得,朝廷對他們的援手是理所當然呢?
喬琰將自己的這番擔憂說了出來。
荀彧聽完後回道:「有沒有可能不將他們安頓在關中呢?我不是說將他們遷移到并州涼州的意思,而是說,弘農郡和河南尹這些地方。」
「自定都於長安以來,司隸校尉部的掌控權實際上一直都沒有徹底收回,雖說身為河南尹的司馬建公已明確表達了對長安的忠心,但並未派兵駐守,這一塊區域完全可以在此時成為緩衝區域。」
見喬琰臉上閃過了幾分深思之色,荀彧說道:「若大司馬准允,我可草擬一番籌措接應之法。」
喬琰道:「那就有勞文若了。」
弘農郡與河南尹……
這確實是兩個最合適的地方!
由荀彧來負責此事,並將民眾先放在了關中之外的地方,並不意味著她要放棄對這些流民行歸心之舉。
恰恰相反,這意味著,她終於要對著潼關之外邁出一步!
------
相比於中原地界,沿海的徐州在旱災之中的水文異變來得還沒有那麼快。
但因中原各地進入了緊鑼密鼓的災情籌備階段,對峙於淮河兩側的兩方徐州牧勢力,還是暫時處在了休戰的狀態。
二者的原因不盡然相同。
北面是因為,琅琊郡的臧霸孫觀等人在四月里向劉備陳登索要一批為數不少的存糧,說是為了預防真出現了旱蝗為禍,自己的下屬會出現動亂,必須提前做好準備。
這幾人本就是賊寇出身,那這名義上說的討要,便誰也無法確定會不會變成搶奪,偏偏現在還不是劉備和他們直接翻臉的時候。
出於這種考慮,劉備被迫收回了一些兵力來建立北部防線。
南面則是因為,在這等要害關頭,周瑜還是需要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揚州本地的情況,故而減少了對張懿的支持。
於是在這種休戰狀態下,來到海陵不過一月的那伙師生還得了點空閒,在已經將徐州的各種情況都了解清楚後,決定前去船廠欣賞一番此地新打造出來的航船。
甘寧也自然跟他們一道來了。
只是他打從進入造船廠,就覺得有哪裡不太對勁。
且不說此地的棚頂遠比打造江上行駛船隻的地方更高,甚至高過了樓船的高度。
在空氣中瀰漫著的氣味,連帶著目之所及間周遭散落的一些東西,都不像只是在打造河船的樣子。
河船其實也需要用桐油,但基本不會用魚油!
河船偶爾也會用一些避蟲防腐的顏料,但是極少去奢侈到使用密陀僧和石黃這樣的東西。
河船需要一部分麻料,比如白麻和黃麻,但絡麻卻是海船特供之物。
等親眼看到出現在他面前的那艘四桅船帆的海船之際,甘寧這種不妙的預感更是直接變成了真。
他猝然回頭朝著把他「騙」來此地的呂令雎和陸議看去,卻見這兩個孩子毫無負疚感地迎上了他的目光,還對著他鼓勵地笑了笑,而後就直接欣賞起了大船的釘接技術。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