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長安所奉行的種種更有讓時局趨於穩定的可能,執行那頭的所作所為也有了說服力。
限酒令在如今也確實是還有操作必要的。
頂多就是隨著長安這頭的錢糧累積,會做出逐漸放寬的調整,並不適合一口氣就回到原本的狀態。
畢竟災情當前,也實在是沒有這麼多的糧食可以用在酒水上造作。
「還有一件事,也是我覺得讓耀卿來擔任這個潁川太守更合適的緣由。」
喬琰接著說道:「不知道耀卿有沒有留意過那個被從南陽那邊派遣過來支援此地的將領。這位將軍雖已算是在將領的盛年將近年歲,但我觀其氣色與聲勢,和其在統領兵卒上的治理有方,都非同一般。」
喬琰自己在軍事上的實力毋庸置疑,袁渙在此事上遠不如她,又如何會質疑她的判斷。
袁渙更不會知道的是,喬琰在對黃忠實力的評判上,還有對他這位蜀漢五虎將之一在歷史上的戰績的考量。
他只是在此時不免有些好奇地問道:「若如大司馬所以覺得此人是個可造之材,為何不親自對他做出拉攏招募的舉動,而是似乎有讓我與之接觸的意思?」
喬琰笑了笑,「我看那劉景升會將他派遣到豫州地界上來,其實算不上是給他個好差事,要說有多少重用的意思倒也未必,但這位黃將軍既是被劉景升給提拔上來的,對他倒是還算忠心,我與之接觸,能不能將人招募到手下不好說,卻大概會將其匯報回去,而後讓劉景升更覺得我要對他做點什麼了。」
「早先我拿下了漢中,收歸長安朝廷掌控的時候,劉景升就有點惶惶不安,因孫文台和孫伯符父子和我之間的交情遠勝於我跟他之間的,他大概同樣覺得心中憂懼。」
「若是我再將他派遣來豫州的軍隊將領直接帶走了,我看他都要盤算著,是不是需要拼殺出一條生路了。」
這話說的有那麼點調侃的意思,可很奇怪的是,袁渙覺得自己並沒有從喬琰的語氣中聽出什麼居功自傲的意思,反而像是在以一種何其尋常的語氣交代著一個事實。
這和她忽然馳援臨穎之時讓他感受到的安全感何其相似。
喬琰道:「還是先別給他這麼大的壓力,由耀卿慢慢和那位黃將軍接觸吧。如今旱災當頭,本也沒有什麼大肆動兵的地方,此時收攏將領為己用,倒是有些浪費了。」
要說喬琰對黃忠這員虎將的出現不覺得意外和驚喜,那就純屬是在騙人,不過凡事確實也急不來。
袁渙頷首,示意自己明白了喬琰的意思。
有這四條理由在,足以讓人知曉,她為何要堅持讓袁渙當這個潁川太守了。
袁渙本也不是個擔不起事的人。
若非如此,他也不會在袁術交給了他迎戰劉備隊伍的時候,考慮直接不按照袁術所提出的作戰方針來行事。
固然他在袁術的麾下以謀臣自居,真要讓他去做這個潁川太守,他就真的不可為嗎?
他有足夠的家世背景和名望能力資本處在這個位置上,也自忖,自己若是能從長安這頭得到理法與應變時局舉措的支持,還真能擔負得起托舉此地民生的重責。
又聽喬琰補充了一句,「我原本給子龍請授的位置是京兆尹,意在便於讓他在京中行演兵之舉,但如今我打算將這個位置稍稍調整一二,以建威將軍之名坐鎮於洛陽。」
「這樣一來,他將一面配合於荀文若和司馬建公在弘農與河南尹對京畿的重建,一面可隨時作為你方後援,兵出轘轅關支援潁川,你看如何?」
有了最後的這一句,袁渙最後的一點後顧之憂也給解除了。
他回道:「有子龍將軍在洛陽,兗州那邊大概也不敢將太多人力毫無顧忌地投入到豫州地界上,或許我等將來還有反攻汝南的可能。」
但這句話說來容易,執行起來,這個越界也沒那麼容易,權且當做是袁渙在對喬琰做出效忠之時的一種說法罷了。
而讓袁渙接任潁川太守的位置變得容易的是,袁耀對於喬琰提出的將他接到長安和劉琦為伴的決定,根本沒有提出任何的反對意見,甚至頗有一番急不可耐地想要離開豫州的意思。
「若是這袁耀是個能扶持得起來的少主,或許我還要擔心幾分,如今看來卻不必了。」喬琰讓人送袁耀去收拾行裝後,和典韋感慨道。
以典韋這等相對簡單的腦迴路,他是不會想到,喬琰說的那句「擔心幾分」之中,其實還有著幾層含義。
這會兒他一面覺得,跟隨喬琰的時間同樣很久的趙雲,若是在此時也能得到一個將軍的名號,實在是一件應當慶幸的事情,一面又覺得,這個要真是按照喬琰所說,給趙雲敲定的雜號將軍名頭是建威的話,好像要比他這個牙門將軍聽起來威風得多,也不知道能不能申請更換一個。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