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歸這麼想,他也知道,這已是喬琰所給予的殊榮了,聽到喬琰這句感慨,他也只是回道:「這小子說不定在上次來長安欣賞那條新路風光的時候,就已經對長安心嚮往之了,巴不得去那邊天天欣賞。」
見喬琰朝著他瞥了一眼,一副讓他別亂說話的意思,他又改口道:「識時務總是好的,難保也是因為他被平輿速攻之下告破的情況給嚇破了膽子,想著與其承擔這個風險,還不如領個穩定差事。」
袁耀還真是這麼想的。
他被人從另一頭帶出,恰好避過了死劫,讓他在死裡逃生的慶幸之餘,也根本不想要再繼續遭受到這樣的驚嚇。
上一次他有這等好運,下一次就未必了!
誰知道他會不會步上父親的後塵。
他也確實沒有在一地坐鎮穩守的本事,那麼與其讓人將他當做突破口,還不如趁著長安朝廷或許對沒能救下他的父親,心存了些許愧疚的時候,趕緊讓自己做個富貴閒人去。
喬琰說什麼要讓袁渙坐鎮潁川?
之前袁渙不就在這裡協助災情的平定嗎,那還有什麼好說的,讓他接著干就是了!
在喬琰宣告著從潁川啟程的時候,袁耀若不是還要押著袁術的棺槨而行,或許會走得比喬琰的先頭部隊還要快得多。
但讓袁耀未曾想到的是,他本以為自己應該體驗的,是由大司馬親自送入長安,在面見天子之後將父親在長安城中尋到一處風水寶地埋葬,按照袁術原本的豫州牧官職,由朝廷表達一番對他這位遺孤的關照,做出相應的委任。
實際上的情況卻是——
喬琰並未直接隨著隊伍一起回到長安去,而是因為要和司馬防商議洛陽的重建工作,並對周遭本打算因為災情外流的洛陽民眾進行收容,決定暫時滯留在此地,由典韋護送袁耀前往長安。
這跟他所預想的完全是天差地別的待遇。
偏偏喬琰的一番說辭也可算是有理有據,按照她所說,隨他一道進入潼關的,還會有一封對豫州戰況的解釋,也不必讓他還得親口來說。
確實是有留在這裡的必要,才省去了回長安的述職之事。
「君侯只是因此才這麼做的嗎?」
郭嘉在替她回長安報信,並向天子求得出兵的指令後,雖然行路的速度要比趙雲更慢,在此時也已經重新趕回來了。
雖說錯過了喬琰和曹操會面的這齣好戲,但參與到這些後續的處理之中倒也不遲,便在此時對著喬琰說道。
喬琰並未馬上回答郭嘉的這個問題。
她此刻行在洛陽的街道上,想著自己此前的數次到訪,或多或少懷有一些特殊的目的,像是如今這樣有些慢節奏的狀態還真是有些少見。
也更讓人在俯仰之間,生出了幾分物是人非之感。
在有一陣的沉默後,她才朝著郭嘉問道:「你覺得我是如何想的?」
郭嘉回道:「三個目的吧。」
「君侯和曹孟德的這齣會面,雖是為了讓豫州的局勢儘快平定下來,也減少在旱災之中還需開戰所造成的人員傷亡,但多少還是有些不告而僭越,輕言定奪一州之地歸屬的意思,若是直接回返長安,耳邊還是免不了聽到一些嘮叨的。」
「此外,那袁小公子以這等方式前往長安,所受到的待遇在明眼人看來就是要持續弱化袁氏影響,以防再讓這四世三公之家的子弟在長安城裡占據什麼位置,可在有些人看來便是君侯對他的排擠了,多少還能再憑藉著這事,看看長安城中有幾個蠢蛋。」
「其三的話,那司馬建公此人有本事,也有眼力,卻總讓人覺得還有些游離在外,現如今他那二兒子都跟著君侯的船隊去遠渡遼東了,這人也總該跟君侯再多接觸一二才是。借著他也對著潁川做出了發兵增援的協助,正好可以與之說道說道。」
喬琰的唇角微微上揚了幾分,「不錯,這三個目的都可以算,但奉孝還說漏了一件事。」
她的腳步停在了洛陽荒廢已久的南宮面前,推開了那扇當年她為了找尋玉璽、找尋劉辯和袁基的時候走過的小門,走在了這條有些衰草叢生的小路上,一路往南行到了蘭台和玉堂殿一帶。<="<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