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3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要知道,早在那批跨海而來的軍糧送到遼東之時,甘寧就已知曉了益州易主之事。

他本也對劉焉沒有太高的歸屬感,此刻已接受了自己不再是益州從屬,而是喬琰下屬之事。

既然還有讓他一爭戰功的機會,還是和鄴城朝廷所屬的冀州正面抗衡,甘寧可沒必要拒絕這樣的好事。

這或許是唯一讓司馬懿覺得有些安慰的事情了。

呂布和甘寧都有著極強的勝負欲和拼勁,總要比遇上兩個消極怠工的好太多了。

也好在,這只是一個暫時的安排。

等幽州的戰況匯報到喬琰那裡,總還是應該要做出一些委任調整的……吧?

想歸這樣想,在司馬懿看向張遼和太史慈的時候,目光中還是隱晦地露出了幾分遺憾。

要是由他們兩人來配合該有多好。

可惜張遼要負責掃尾漁陽郡和右北平郡的事務,將公孫瓚在成為幽州牧後在這兩郡內留下的影響力儘快消除,顯然不可能這麼快就參與到邊境駐紮上。

而太史慈則是被張遼喊上一道協助了。

「昔年子義兄在青州東萊郡擔任屬官,又曾在遼東長居過,無論是政務的處理還是對幽州的了解都應當不差,勞煩子義兄為我搭把手了。」

收到張遼的這個協助邀請,太史慈哪有什麼不樂意的。

「承蒙文遠喊我一句子義兄,但你比我早效忠於君侯數年,不必如此客套。此間如有我能幫得上忙的,儘管吩咐就是。」

張遼笑了笑,「似子義兄這般分明本事高超,卻頂著大司馬府府掾的位置整整兩年,還能穩坐泰山的,屬實是不多見了。公孫瓚之死和這幽州平定之中必定有你的一筆戰功,何必計較什麼先後。」

他指了指太史慈麾下的神臂弓營,說道:「不過既然子義兄已說了儘管吩咐,我還客套就沒必要了。勞駕子義兄帶著人手和公孫瓚的死訊即刻前往右北平郡的州府,將那地方的府庫文書帶回漁陽。此外,右北平郡州府幾乎已和遼西接鄰了,距離最近的縣治之一就是公孫瓚的故居令支——」

「公孫瓚的族人大多居於此地,因早年間和公孫瓚關係不過爾爾,少有往來,不若將其中有才德之人請來一二,以定幽州豪族之心。此事我會在隨後報與君侯知曉。」

太史慈朝著張遼抱了抱拳,對對方這等面面俱到的安排,已是欽佩之極。

距離此地已不算太遠的右北平郡郡治和遼西令支,幾乎不需騎兵長途跋涉,只需給出一定的武力威脅就已足夠了,就像此刻太史慈和其所率領的部從所做的那樣。

而當他將張遼所說的右北平文書送到漁陽之時,此地在沒了公孫瓚這個幽州牧之後的秩序重建,已經在張遼和他擔任太守期間所培養的人手操持下開始進行。

太史慈剛回,就見張遼抬了抬手中的帳本,對著他說道:「我看還得勞煩子義兄替我再多走一趟了。我原本以為在此地要做的也不過是看看因我等這幾日的交戰,讓漁陽等地損失了多少人手,現如今還剩下多少人口與田畝,誰知道還有了個意外的發現。」

「我本以為公孫瓚這樣的人,早年間平亂悍勇,前幾年盛氣凌人,不屑於去做什麼狡兔三窟之事,誰知道他倒是不改北方塢堡營建之道,將這兩年間的漁陽郡稅收都給送去泉州。」

太史慈好奇問道:「不在柳城?」

張遼搖了搖頭:「柳城位於遼西深處,是中原軍隊少有能抵達之地,用於安頓他的妻妾子嗣,是為了給自己留條後路。然公孫瓚此人既敢謀奪幽州牧之位,又哪裡只是一個柳城就能滿足的,他自然還要一個南下的堅城壁壘。」

這地方若無機會啟用,也就只是公孫瓚用來積攢自己的私財之地,可若是需要它派上用場,那便會是他南下冀州的橋頭堡!

公孫瓚的幽州牧位置還是從袁紹這裡得來的,但對袁紹這個「盟友」,他是真沒有半分敬畏可言。

「以文遠的意思是,這個地方我們要如何處理?」

張遼回道:「請子義兄走一趟清點此地的庫存也就是了,等這份清單送回漁陽,我想柳城那邊的好消息也該到了,正好一併送回到君侯的手中。」

這原本是公孫瓚給袁紹準備的驚喜,現在卻可能是他們給袁紹準備的了!

不過要如何將這批征斂出的物資派上用場,還要看君侯的意思。

張遼所估計的也並未出錯,泉州那地方所存放的財貨糧草以及軍資著實不在少數,公孫瓚甚至在此地派出了為數不少的兵力戍守,即便是他的死訊已在漁陽郡內傳開,也並未讓這些人出現擅離職守的情況,以至於讓太史慈攻破此地還花費了不少時間。

當他帶著此地的帳冊回返漁陽之時,柳城那邊也已經基本完成收尾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