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3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即便……她今日的語氣好像並不如往日一般謙遜。

她又朝著劉虞說道:「幽州既下,所剩的也就只有兩件事了。」

「其一就是幽州和冀州接壤之地的戍防之事。文遠暫時調度過去的人手中,司馬仲達在軍事謀劃上的經驗還是少了些,這條戰線又涉及數郡,我意在以公達前往涿郡協助,不過既要這般安排,便需有一督軍官職。」

光是靠著荀攸那大司馬府參軍的位置顯然是不夠的。

若是在喬琰自己親自領兵的情況下,作為軍師無妨,但在下頭還有呂布和甘寧這兩個刺頭的情況下卻不行。

劉虞問道:「不知燁舒想為公達求取的位置是?」

「騎都尉吧,那袁本初麾下的沮授沮公與,在這數年間擔任的都是這個位置,幽州有變,兵陳邊界,冀州那頭派出來的人有極大的可能就是他,起碼不能讓公達在對方的面前吃虧才是。」

「此外——」喬琰頓了頓,又道。「平定益州內亂的有功之人均已得到敕封,幽州戰事的也不例外,敢情陛下為諸將論功行賞。」

劉虞本不覺得這論功行賞有什麼問題,就連王允也難得覺得,只要喬琰沒有在刻意為自己謀求僭越的待遇,從這樂平侯、大司馬追討一個封王的破格,他對她所表現出種種的狐疑,不是不能壓制在心中暫時不表現出來。

但當公孫瓚的屍體被送抵長安的時候,這些人都直接傻眼了。

只見喬琰指著公孫瓚的屍體說道:「因圍困此人之時白馬義從的阻攔,行圍剿之舉的眾人不得不以箭射之,最後留下了這幾處箭傷,可惜等到將公孫瓚從亂軍中帶出之時他已斃命,無從分辨到底是哪一支箭要了他的命。」

王允和淳于嘉等人當即就警覺了起來。

喬琰接著便道:「不如陛下對他們四人都做出一番嘉獎吧,以示其斬殺賊首的功勳。」

王允:「……」

淳于嘉:「……」

這看起來像是演的!

哪有這種一個人身上同時四道致命傷,還想要對每一位動手之人都按照首功封賞的荒唐事!

若要喬琰自己說,她可真是完全遵循了實事求是的原則,一點都沒有誇大張遼等人對公孫瓚所拿出的戰績,這四人爭功的情況完全就是一出意外而已。

可放在王允這些對她懷有「偏見」的人眼中,她這完全就是在以胡攪蠻纏的方式給自己的下屬爭奪戰功!

是了!

她這位大司馬已經不適合再往上頭進一步升遷,否則難免讓人覺得她的舉動有違她當年對漢靈帝的承諾,但將她的下屬一個個提拔上去,卻未嘗不可。

可若是其中還有原本只是府掾甚至白身的,這和直接說她要在麾下形成一支盤根錯節的勢力有什麼區別?

汝南袁氏那四世三公之家的提拔門生都沒有到眼前的這個地步吧……

王允沉默了許久,終於說道:「大司馬此舉,似乎有些不講道理了。」

喬琰冷笑了一聲,回問道:「講道理?講你王司徒未曾搶下一州一郡之地,便憑藉著當年的長安護駕之功和為官經歷坐到三公的位置上?」

「若讓你去幽州統兵,也不知你這將陛……將前天子弄丟的本事,到底是能打到何處!」

「你!」王允臉色頓時氣得漲紅。

喬琰卻分毫不給他面子地接了一句:「怎麼,我說的難道不是事實嗎?值此特殊時節,若不能對武將給出足夠的封賞,且看他們是會為你竭誠南下之志,還是找那袁本初問問,要是他們倒戈到鄴城去,到底能得到何種待遇。」

「我想,袁本初不會介意從我們這裡撿漏的。」

這可能還不叫撿漏呢!

就算是其中年齡最小的那幾個,也已經表現出了大將和頂級謀士的潛質,將這個一度被劉揚對著袁耀所嘲諷的樂平書院畢業考核,變成了一場演繹才幹的大秀。

袁紹只要不是個瞎子,就會知道他們若能成長起來會變成多可怕的對手。

別說只是公孫瓚的身上多幾個窟窿了,就算是讓公孫瓚被紮成個刺蝟,喬琰也不介意通過這種手段將他們的功勞給坐實的。

「有功不賞,誰又能繼續幹這等賣命的行當?不是人人都能和你王司徒一般高坐明堂的。」

喬琰看也沒看王允的神情,直接轉向了劉虞的方向,「請陛下明斷此事吧。」

劉虞:「……」

現在這個問題拋到他的面前了。

更棘手的是,喬琰在對王允的痛斥之餘根本沒有給出要為下屬求索何種職位的標準答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