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琰卻敢!
她此前行事種種也讓人毫不懷疑,她有這個將事態鎮壓下去的本事!
而今的第一步行動或許衝動,卻已讓孫策的舊部都願意聽從她的安排。
以揚州地界上的局勢來看,這一點至關重要。
不過喬琰如何謀算將這些人化為己用,對此刻的吳夫人來說已經不那麼重要,她在意的只是兒子的葬禮和那些兇手的下場。
「說起來,我聽聞君侯竟將廬江太守陸季寧也給暫時停職查辦了?」吳夫人旋即開口問道。
喬琰回道:「不錯,陸季寧雖然並未親自參與到其中的合謀,但吳郡四姓之間往來甚多,箇中齟齬摩擦他並非全然不知,便如那高孔文之事他便知道一一,可他也並未與伯符言說,以至於伯符都未曾料到,在他親征祖郎之時,後頭還有這樣的一群人正在意圖捅刀。一個知情不報的罪名他是跑不了的。」
既然要整頓吳郡四姓,喬琰就不可能因為陸議才在她的麾下立功,陸苑又是她的股肱之臣,便要對陸康輕拿輕放。
陸康被問罪,要捉餘下的陸姓族人也便好說了。
她朝著吳夫人接著說道:「尋常的知情不報,或許只是讓一些消息的送達延遲一一,但對此等該當算是軍情的,卻絕不能再按照普通的知情不報來看待。何況此次遇害的還是揚州牧,若不對他也做出懲處,難以樹立規矩。」
吳夫人:「君侯這話說的倒也不錯。」
陸康雖對孫策有立功之舉,但在最要害的這個過面前,還是該當樹立個典範的。
「前日黃公覆也問過我這個問題,我還給了他另外一個答案,我說這些被關押在監牢里的人要是覺得還有陸季寧這個上官在,便勢必會覺得,有人可以替他們將能找到的關係都找個遍,以替他們求情,倘若求情無用,那就施壓。總之,有任何一種可以讓我收回成命的辦法可以一試的話,都可以先用著。」
「為免陸季寧耳根不寧,還不如將他也給一併關押了,讓他少聽些嘮叨。」
「……」吳夫人聽著這個一本正經卻很像是在胡扯的答案,忍不住嘆了口氣,大概陸康本人是不會覺得,這等不顧情面的關押像是在為他著想。
但眼下的揚州是由喬琰掌權,她說是如何便先如何吧。
前有涼州從百年羌亂中恢復平靜,後有益州的東州士與益州士在重新劃定的官職委任中達成平衡,再有豫州在潁川、汝南的劃地為治,料來喬琰對於眼下的情況,是有一番自己想法的。
喬琰又接著開了口:「有些舉動我也不必瞞著夫人,伯符生前對揚州平定操持心力,而今功業未成便半道遭小人毒手,我們在替他討要個公道之餘,合該還讓揚州得以民生康泰長治久安。」
「這幾日間我來了富春,張子布等人還留在吳縣,將吳郡四姓在吳縣內的祖產查抄完畢,將隱戶歸檔,其中的數據著實驚人,我已讓人將其中的合法非法所得暫時羅列出來,但此地沒有關中那等培訓出來的珠算團隊,只怕還多需要些時日,屆時會給出個明白答案的。」
「既是要跟這群吳郡豪門辯駁個清楚,總是我們這邊有理有據些為好。」
「這是其一。」
喬琰將這些清算查抄之事交給張昭是經由過深思熟慮的。
事實上張昭便是她在孫策死後選定的揚州刺史人選。
首先此人和孫策舊部之間有著不短的配合時間,在暫時不會將孫策舊部調離的情況下,他比任何人都要適合於長期滯留在此地,並手握有一定的兵權。
其次他是孫策在到了揚州境內才招募到手的,甚至也並不是揚州人,而是在揚州境內客居的徐州人,與揚州世家間沒有深入的聯繫,正合適於作為喬琰在此地行大刀闊斧改動的代理人。
再若非要說的話,張昭有時相對趨於保守的態度,或許不是有些領袖喜歡的下屬,對於揚州此刻的局勢來說,對於喬琰意圖把控揚州的意願來說,卻是最為合適的!
所以眼下先讓他從清點吳郡四姓的非法田產和人口開始。
揚州這地界上在籍人口少得可憐,餘下的一半是山越,一半就是世家隱戶。
若不趁著這次快速且有效的發難打開個豁口,往後便沒法做了!
吳夫人的大局觀一向不錯,聽喬琰如此說,點頭回道:「合該如此。君侯初來乍到,不能做出什麼冤假錯案,張公行事穩妥,不會讓您失望的。」
喬琰接著說道:「此外,我先將伯符的人手、我帶來的荊州兵和朱公偉的長沙兵卒分作了三路。」
「這也是我與阿仁能聽的東西?」喬琰還未說下去,吳夫人已先一步打斷了她的話,開口問道。
像是在應和著她的問題,那五六歲的小女孩從一邊探出了頭來,投了個好奇的目光。<="<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