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9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周瑜此刻並未在列,但在這場謀士之間門的會議之前,喬琰已經單獨找周瑜談了一次。

魯肅並不知道周瑜和喬琰之間門隔著個孫策之死,只當賈詡是在問喬琰,到底要如何安排周瑜這個作為誘餌立下大功的角色。

按說這也不算是什麼難事,可作為孫策在世之時的左膀右臂,周瑜若是繼續留在揚州且擔負重任,難免會成為下一任揚州牧的掣肘。

所以必須得給他找個合適的去處。

「這件事我已同公瑾說過了。」喬琰回道,「等徐州事畢後,我有意向天子奏請他為徐州刺史。」

徐州刺史?

這話一出,就算前有喬琰和孫策的例子,魯肅還是不由為之一驚。

可他旋即便聽喬琰說道:「此番淮陰會戰,周公瑾於曠野之上與張翼德和劉玄德相持,一直堅持到四方人員到位,軍陣轉圜自有章法;昔年孫伯符於揚州征討,周公瑾為其籌謀支援,堪稱內政外務精通。徐州乃四戰之地,地勢平曠,若需有一人在此坐鎮調度,周公瑾為首選之人。」

「在其任下調度的將領我也會另行安排,何況,不是還有你魯子敬嗎?」

「我?」魯肅愕然地指了指自己。

喬琰神情從容地回道:「你魯子敬看得清臧宣高的態度,難道看不清你自己的實力?徐州既下,你總該升遷才對,我看著主簿之位對你來說實在是有些屈就了,倒不如試一試徐州別駕的位置。」

「周瑜雖自數年前便開始插手徐州南部之事,但若要論起對徐州的了解,還是需有徐州人士在側相助。還是說……你魯子敬覺得自己沒有這個本事?」

魯肅拂袖起身,朝著喬琰鄭重其事地行了一禮,「激將法這東西,君侯便不必用了,您既對我有此等信心,我自然敢接下這個位置!」

「好!」喬琰應道:「那我便拭目以待了。」

她不會對魯肅說的是,徐州刺史這個特殊的位置交給周瑜,既是對周瑜的考驗也是對其他各州拋出的誘餌。

可一個太過明顯的帶毒誘餌,在喬琰屢屢行事出人意表的情況下,反而最不容易讓人咬勾。

而這種心理暗示,也恰恰是對徐州的一種保護。

這樣一來,徐州這裡真正剩下的大問題也就只剩下一件了。

魯肅試探性地問道:「敢問……君侯對劉使君準備如何處理?」

自建安元年六月里的徐州之變,到如今也已有三年多的時間門了。

劉備在徐州境內的種種舉措,雖不能和喬琰在關中與其餘各州所做的相提並論,但已算是難得的賢明之人所為。

如果說讓魯肅遲疑於是否要投敵的原因刪減到只剩下一個,那便只有可能是劉備。

他眼下被俘,權柄被剝奪,到底要面對一個何種後果?

喬琰嘆了口氣,「從才幹和人品的角度來說,我很欣賞他。徐州北部這幾年間門登記在冊的信息我都一一翻閱了過去,不難看出他是個做實事的人,最難得的是他早年間門的貧寒經歷讓他的眼睛還看得到下頭的民眾,和陳元龍配合,堪稱政令通達,但——」

這一個「但」字一出,魯肅已敏銳得意識到,喬琰絕不可能對劉備從輕處理了。

「他與張翼德情同手足,而張翼德已於此戰中身故,若我將劉玄德送交中央,令其憑藉著資歷重新有升遷為一方大員的機會,參與此戰的將士士卒真能因為此人心性仁慈便毫無憂懼之心嗎?」

「去歲我進取幽州,陳兵幽冀邊界,袁本初依然固守偽朝,自恃州郡在握。若不殺一謀逆之重臣,我以何震懾此人及其下屬?」

「劉玄德若為庸才,縱其歸山無妨,可他若不是,又難以說降,我為何要留其性命以為後患?」

這三問後,喬琰抬手止住了魯肅意圖開口的話茬,「你不必與我說什麼你的想法能發生轉變,或許劉玄德也能。他若真有投效長安朝廷之心,早該看在他恩師盧公的面子上投誠而來,絕不必等到此刻!」

「傳訊州郡,三日後,殺叛賊亂黨於郯縣州府之前,以儆效尤!」

——————

「你就沒阻止一二?」王朗聽著魯肅轉述了喬琰所說的三個理由,不知為何總覺得這幾句乍聽有理,再一聽總有哪裡不太對。

但不管這理由是否站得住腳,有一個更要緊的原因,讓喬琰絕不能在此時殺劉備。

劉備有徐州的民心!

準確的說,徐州北部的民心!

正如喬琰在跟魯肅說起對劉備的那兩句誇讚的時候所說的那樣,劉備雖為州牧,卻並不像是尋常的上位者一般將眼睛長在頭頂上。

三年多的時間門足夠一個人在此地培養出根基,尤其是對劉備這等腳踏實地的人物來說。

淮河戰線的屢屢對峙,並不影響劉備和陳登依然妥帖地處理著徐州的民生事務,讓他成為繼陶謙之後為徐州北部民眾所認可的徐州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