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14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那麼這話也就不算曹操這邊給喬琰做出了妄加推斷。

都說了,他們兗州豫州勢力,現在要做一個合格的旁觀者,現在就是在恪行此事。

陳宮想到這裡的時候掀開了車簾朝著外頭看去,正見鄴城郊外的田地因長久的缺水,在這本該春意盎然之時,也表現出了好一派乾涸荒廢的狀態,又不免嘆了口氣。

說是說的旁觀者,卻也總該還有另外的一條破局之道才是。

但現在,他是將袁紹給說服了不錯,卻真的能找到對抗喬琰之法嗎?

這在目前好像還是個近乎於無解的問題……

「或非漢臣」四個字既是對喬琰的指控,又何嘗不是對她的一種褒獎。

唯有令人束手無策之人才會被抬高到這樣的地步,作為一種暫時不能倒向她的理由,而不是將其作為討伐她的罪名,用在正面交鋒之間。

這又顯得……何其可悲!

——————

這齣發生在鄴城的對話並未被喬琰獲知。

誠如曹操和陳宮的判斷,她並未打算對那虎牢關之約繼續推後,或者行爽約之舉。

但在折返回到洛陽之前,她還需要對揚州徐州地界上的事項做出一些收尾。

雖然與孫策相關的事情都已落幕——孫策本人已下葬安眠,孫策的家人已經大多出發北上并州,孫策的部將基本已經被她安頓在了合適的位置,造成他身亡的吳郡四姓和涇縣山越也都已得到了應有的懲罰,並不意味著這裡的其餘事情都已可以全盤交給下屬來處置。

一方面是官職的委任。

在得到了長安這邊的正式敕封后,喬琰仍需對幾個放在重點位置上的角色進行一番考校問詢,以確保其能在她不在此地的時候也照舊替她做到應盡的職責。

尤其是幾個在刺史和別駕位置上的。

司馬防在司隸被撤職後,司馬朗也緊急拿著那份委任朝著揚州趕來。

身為世家子弟的司馬朗心知肚明這齣權力交替之中的潛規則,也當即投身到了和張昭這位揚州刺史的磨合之中。

而徐州那頭,周瑜、魯肅和龐統的組合隨著周瑜北上回返徐州正式運轉了起來。

得虧袁紹沒有這麼想不開讓青州方向趁機襲取徐州,否則大概率要被這個年輕的組合用來做新官上任的磨刀石。

又有賈詡這個老謀深算的傢伙在旁看著,喬琰真是一點都不必對此感到擔心。

所以剩下的也就是另外一個方面的事情了。

那就是揚州境內的一些……奇形怪狀的東西,還需要由她來做出個收尾處置。

當然說這是奇形怪狀的東西可能也不是那麼禮貌。

應該說這是東漢末年的奇人異士?

相對偏僻的地理環境便容易產生一些相對蒙昧未開化的民眾,所以在中原因黃巾之亂而對太平道的諸多打擊後,益州那地界上會依然盛行著太平道,而這揚州地界上也有其宗教特色產物。

「道士于吉乃是出自徐州琅琊,但其在早年間就已經從徐州轉道來到了揚州,在這吳會之地建立精舍,燒香誦讀道家典籍,效仿昔年張角所為,製作符水來治病。不過大約是因為中原地界上對黃巾餘黨的打擊,其行事向來收斂。」張昭說道,「當然,雖有收斂,其掌握神異之術的傳聞還是在揚州地界上多有流傳,以至於民眾多將其視為救命稻草。」

「相比於作風有似於匪寇的山越,高高在上的揚州世家,于吉此人既有名士風範又算平易近人,以至於成了吳會間有似於神仙的存在。」

想到昔年喬琰對於黃巾勢力的剿滅和理論駁斥,張昭猜測她是很不喜歡于吉這樣的存在的。

不過此刻從喬琰的表情上倒是看不出她對於此人的態度。

見她頷首示意自己說下去,張昭便接著說道:「另外一位在揚州地界上多有盛名的神仙居士名為左慈,此人乃是揚州廬江郡人士,多年間行游於江北,自號烏角先生。聽聞其明曉五經六甲,兼通星緯之道,有神通異能,可惜我也並未親眼見過。」<="<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