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25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張津平日裡的講道行動也有過兵卒調動,卻從來沒有像是這一次一般有著這樣大的規模。

此等行動理所當然地引發了士家兄弟的警覺,也立刻將消息匯報到了他們的兄長手上。

「張子云這是什麼意思?」士燮在收到消息後頓時拉長了臉色。4

張津這傢伙若是安安分分地當他的交州刺史,搞些民生教化的事情,他們也不是不能和睦相處,反正光靠著張津的本事不足以影響士家在交州地界上的地位。

但他眼下的舉動卻分明別有用心。

客居在士燮這裡的許靖於早年間從揚州避禍而來,在送走了劉巴後依然留在此地為士燮出謀劃策,此刻聽到士燮的這句質問,回道:「張子云應當還沒蠢到會聚斂兵馬討伐於本地豪強的地步,我看唯獨有可能的,便是北上荊州了。」

「北上……荊州?」士燮心中一番估量,想想張津的表現,琢磨起了這種可能性,好像還真是這麼回事。

若說張津在交州經營幾年便有膽子將手伸到他們這些人的頭上,絕無這個可能!

可這北上荊州的舉動固然不是要打亂交州內部的格局,依然會對交州產生不小的影響。

他將信紙從手中放下,沉思了許久後忽然開口朝著許靖說道:「去歲劉子初北上之時我曾經問過先生一個問題,說的是那位牽掛子初入朝的大司馬到底前景幾何,先生告知於我——秋收之前,關中不亂,大司馬之前程不可限量,而今已是次年之春,這一年間的種種變化我等在交州都看得分明……」

「那麼容我再問先生一句,若張子云真要北上荊州,我等自背後取其性命,作為投效長安之禮,可能保我士家前途?」

張津若是要北上荊州,等同於是要和喬琰開戰。

士燮原本還覺得那長安和鄴城相爭之事與他沒甚瓜葛,現在卻不得不為之提防戒備了。

無論荊州的戰事會不會反過來席捲到交州境內,他都絕不會讓張津毀掉了他的太平日子!:,n,

351. 351 可願遷居

士燮想占據的是交州之地不錯,卻絕不是一個處在動亂之中的交州。

張津此人到底有幾斤幾兩的本事,在這數年之中的相處里,士燮不會看不明白。

倘若中原混戰,在短時間內不會分出個高下來,士燮並不介意於頭上有這樣一個有著「名士」名頭的交州刺史,甚至是交州牧。

可倘若中原地界上的勝敗強弱已經逐漸有所區分,或許在年間就會徹底重歸一統,而這長安朝堂的頭號權臣還不是個會忽略掉邊陲之地的存在——

那麼,張津的種種舉動何止是與士燮的利益相悖,還顯得尤其愚蠢。

偏偏這個蠢人根本就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處境,只覺這交州還是個可以任由他愚弄的地方,也可以憑藉著其獨立於中原之外的位置讓他成為這個發起偷襲的優勢方。

可他又不是喬琰,與之相對的荊州劉表也不像是個和他有懸殊差異的敵人。

在這種情況下,士燮何必非要讓張津霸占著交州刺史的位置!

他家中兄弟三人執掌著交州地界上三郡太守的位置,可謂是這交州地界上的富貴權勢之極,犯不著和張津共沉淪。

讓士燮促成這個決斷的,還有喬琰對幽州的公孫度、涼州的馬騰集團和益州的吳懿等人的態度。

就算她有心要在能有餘暇掌握交州之時對士家剝奪權柄,也還絕不到卸磨殺驢的地步,或許還能謀求另外的一種合作共贏。

不過合作共贏的潛在可能性和實際已經到手的利益之間還是有些區別的,這也讓士燮多少有些猶豫。

許靖擔心的也是此事。

平心而論,自他抵達交州後若非士燮的倚重和關照,許靖早活不下去了。若不為士燮謀求到足夠的利益,他心中實在過意不去。

許靖問道:「若無有眼下之獨斷地位,使君也能接受?」

士燮道:「你是覺得,倘若讓那位大司馬掌控交州,不可能給我等逾越於眼下情形的權利?」

許靖想了想,回道:「或許在名位上更高,實權上會降低——這是平衡邊陲之地的常有之事。」

權柄的平衡上,士燮心中有數,許靖不需與之多說什麼。

將朝廷勢力引入交州的弊端,士燮也必定明白。

許靖接著說道:「我只從利處說上兩句吧。若有中央出手,交州奇珍往來貿易的範圍必定更廣,內至中原,外至扶南大秦,富貴必定不減。此外,交州民生開化乃是大麻煩,縱要圖謀變化也非日之功,長安必對使君多有仰仗,方有樹立規範之可能,就算太守位置不能歸於一家,也必定會對使君另有委任。」<="<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