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37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可下一刻,他便聽到喬琰問道:「你所說的這個結交於各方里的各方,沒有謀求上進的私心嗎?」

——————

劉協隨同養父抵達洛陽周遭的時候,便發覺洛陽的氣氛有幾分說不上來的凝重。

今年的三四月里,他的養父就已提出了想要搬遷到洛陽的想法,得虧是他想到了一番說辭,以旱災之中洛陽城中可能會面臨種種壓力為由,將養父的決定給勸說了回去。

但到了九月間,洛陽已算是平穩度過了今年的旱災和大疫,又因將一部分人口朝著關中地界轉移,加上秩序的構建已在這一年間基本完成,再次對外發出了招募民眾的號令。

到了此時,他便不能再用先前的理由來和養父交涉了。

去還是不去,他總要給出個明確的答覆,而不是含糊其辭地拖時間。

劉協想了想,最終還是做出了冒險前往的決定。

六年多了。

距離他被董卓劫持後離開洛陽已經過去六年多的時間了。

六年足夠讓一個當年還不足十歲的孩子長到如今的少年人模樣,就算是劉協在偶爾對著池塘水面沉思的時候,都覺得有時候根本沒法看出他在早年間面貌的影子。

再若加上他臉上的那一道瘡疤和他這半年間多在野外走動曬黑的皮膚,也就更沒法讓人將他和曾經的天子劉協聯繫在一起。

就算真有人有此等眼力,他也完全可以用人有相似來解釋過去,畢竟誰又會相信,一個曾經坐在天子位上的人,居然會對被人找回來重臨至尊寶座沒有任何一點興趣。

這便是他此刻出現在這裡的緣由。

不過,他們並沒有打算直接遷居,而是打算先來洛陽看看。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總得真將這洛陽景象收入眼底才能知道,這到底是不是個宜居之地。

但好像,他們選了個有些特別的時間來到此地。

劉協本能地在行走間低垂著腦袋,盡力讓自己的存在感再小上一些,他的養父卻是個擅長與人交際的存在,已和路邊一個頗有幾分義憤填膺之色的年輕人攀談了起來,問詢如今的洛陽是個何種情況。

「還能是什麼情況!」他一聽有人發問頓時像是打開了話茬子,「洛陽民多,商賈也多,因那長安是天子腳下,又與此地以崤函道相連同屬司隸,便不乏商人從長安採辦了貨物送到洛陽來兜售。」

養父問道:「這跟我問的問題有何關聯?」

「當然有關係了。」那年輕人憤憤不平地說道,「既是不乏從長安來的,那麼長安的市井之間有何種說辭,也就理所當然會傳到洛陽來。我們這地方好不容易才從今年的災厄里緩過一口氣來,還多仰賴於大司馬的督轄提領,結果長安那邊的人倒是站著說話不腰疼,說什麼大司馬是在極力拉攏民心,於社稷有妨害,這才有了這十月里的天象之變。」

「他們若有著本事,倒是將自己的家產拿出來,看看能填飽幾個人的肚子,能把幾個人的命給救回來!」

「我看他們才是真有礙觀瞻,有害社稷。漂亮的話、指控的話誰不會說啊?我還能說他們不適合居住在洛陽,否則一兩年內必有災厄,因為我們人人一口唾沫,都能將他們給淹死了!」

劉協聽到這裡忍不住笑了出來。

他也在此刻抬頭朝著周遭打量了一番,見聽到這年輕人的慷慨陳詞而遙遙對他表示出支持之意的人並不在少數,心中已對洛陽的情形有了一番估量。

喬琰這位大司馬,著實是……令人不由不為之敬佩。

因他這一笑,那年輕人便朝著他看了過來。

劉協本還覺得,自己可能會懼怕被別人投以長久注視的目光,但很奇怪的是,當真出現了這樣的對視情況之時,他卻並未表現出束手束腳的狀態,就好像他此刻已真覺得自己就是個益州來的樵夫之子。

對這個身份的認可,讓他根本沒有了侷促。

只聽得那年輕人問道:「你們是剛來洛陽的?東西都領了嗎?」

什麼東西?

劉協茫然地朝著對方回道:「我們只是來看看的,不一定要……」

「不一定要在此地定居也無妨,先去接辦處看看好了。」

或許是因為先前的一番言語發泄,就算劉協和他的養父只是認真地聽著他對長安的控訴,並沒有做出什麼回應,這年輕人也看他們很是順眼,主動提出要帶著他們往接辦處走一遭。

還沒走到那裡便已聽到這人給他們介紹道:「等到了那裡能領到幾件東西,一個是這洛陽城中的地圖,尤其標識清楚的是落戶分田、看診就醫以及臨時落腳居住的地方。聽聞早幾年間這洛陽的城牆和宮牆之間區域多是貴胄居所、金市所在,現在卻成了醫署、倉儲、文書印刷、贍養長者之地,官員辦事之地挪入了南宮之中,遙尊北宮為故天子之所。」<="<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