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5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若是他彼時能夠不被法正故作從容的姿態所欺騙,用最快的速度回返到部落之中,說不定還能因為他這位首領的存在而爭取到翻盤的機會。

但此時再回的話,那就實在是太遲了。

法正從交州帶回來的可不只是成功說服士燮的遊說功勞,還有士燮為了表示聯盟的誠意而派出的交趾郡士兵。

這些士兵長年間和九真郡、日南郡的未開化蠻人打交道,現在對上益州南蠻倒也算是一把好手。

更不用說,早在孟獲跟隨法正回到牂牁郡前,姚嫦便已在王異的指點下將孟獲的夫人給擒獲在手了。

姚嫦這位羌人可封中郎將的先例在前,王異又是個極擅長觀摩心理的軍師,這位名為阿措,也別號祝融夫人的彝女沒過多久便被說服。

她給出的回覆是,一旦他們能確定,孟獲這位首領確實只是如他們所說被帶往交州地界上去增長見識去了,而不是被他們給暗中處決,他們便能轉投於對方。

孟獲都還沒來得及弄明白眼前的狀況,就已成為了促成彝族和牂牁郡守軍聯合的催化劑。

到了這個時候再說什麼他是被法正忽悠了可沒轍,邊上還有交州兵虎視眈眈地看著呢。

他唯一能做的,大概就是將板楯蠻和雍闓給拿下,替自己找回一點面子了。

不過能不能搶先一步拿下這個功勞,大概要看他們這對本土夫妻檔和姚嫦王異的搭配到底是誰強誰弱了。

法正大概也會對他們的戰功做出幾分合理節制的,以防彝族勢力過分壯大。

「匈奴,鮮卑,羌人,南蠻,山越,烏桓……眼下我們手底下的異族勢力越來越多了,為防生亂,最好還是明確地規範出一套規章制度,以及漢人和外族之間的相處之道。河西走廊以西的西域勢力與河西四郡之間的交流也日益增多,總有繼續深入聯結的時候,同樣也得多加留意。」

「等過上一陣子條件允許的話,也單獨出一本書籍吧,就是這本書的作者大概會有點多了。」

這句「過上一陣子」讓徐庶不由會心一笑,他便順勢問道:「那麼不知接著那昌言印製的會是哪一本書籍?」

喬琰對這個問題早已有了考慮,此時並不需多想便已回道:「此前是不容妥協讓步,現在則是平衡中庸,不過,讓步也讓得很有限便是了。」

「我打算印製清河崔氏的崔子真所著《政論》和慈明先生的《漢語》。」

徐庶品了品喬琰話中所提到的兩本書,頓時明白了喬琰所說的「有讓步但不多」到底是何種意思。

清河崔氏的崔寔和潁川荀氏的荀爽都是世家出身,將他們的著作遍及天下,好像是喬琰在對世家先甩出了個巴掌後給出的甜棗,但再仔細一看又發覺,這棗的糖分摻水了。

崔寔和荀爽都已過世,讓逝者的名聲廣布,對於家族來說能夠獲得的利益相當有限。

更不用說,這兩本書的內容都很微妙。

崔寔的確是世家子,但他是在極其貧寒的處境中過世的,死後甚至險些沒有餘財讓其下葬,除卻《四民月令》這等農業典籍之外,他在《政論》中傳遞出的一條重要想法便是以農為本,和調整人口與耕地的比例,在對官員制度的考慮上,他和仲長統的有些觀點是很相似的。

而荀爽的《漢語》乃是漢朝歷史之中的成敗興衰典故,並非是標準的學術著作。

從理論上來說,喬琰的這兩項選擇都已在先前那本《昌言》的石破天驚狀態回退了一步,但從這兩本書的實際意義上來看,她這分明就是在更進一步。

可在她一步步扼緊的言論權柄面前,這個選擇只能被定義成「讓步」。

得到了這個回復,徐庶便已可以確認,長安那頭的種種應變絲毫也沒讓喬琰的一步步行動有任何的失措。

在大局上的定奪,她依然有著始終如一的冷靜。

即便,王允等人的「恩將仇報」依然讓人感到一種大廈將傾的悲哀。

但再怎麼悲哀,過年還是要過的。

在向喬琰告辭後,徐庶便去見了母親,拿蔡昭姬的那套「天下未定,何以家為」的說法,把母親問詢他在漢中地界上有沒有遇到什麼意中人的問題給搪塞了過去。

這麼做的結果就是——

他原本來述職的同時還得到了小半個月的長假,現在卻因為秦俞覺得反正他單身,時間夠多,不如來幫她一道處理政務,在徵得了喬琰的准允後直接把徐庶抓了壯丁。

徐庶簡直欲哭無淚,所幸趕上荀彧那思量三日後給出回復的契機,他還能打著替君侯再去補上兩句遊說的幌子逃了出來。

荀彧可不知道徐庶和秦俞之間的這一番過招,喬琰說給他三日的思索時間他還真就閉門謝客了三日,在這三日之間將他這三十三年來的經歷見聞、閱覽書籍和與長輩後生的交流通通在腦海中過了一輪,此刻心中已落定了答案,見徐庶找上門來,便先一步說道:「徐太守已不必多言,荀彧並非迂腐不可破之人,否則當年被迫迎娶宦官之女引來非議的時候,便已該當自戕以證清白了。」

「大司馬既有明主之心,荀彧又為何不能有忠臣之分呢?」

這一句明主忠臣,已算是個再明確不過的答覆了。

徐庶拊掌一笑,「如此便好,有了這句話,奉孝和志才先生也都能鬆一口氣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