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等想法的何止是劉協隔壁的這一戶,因去歲洛陽大疫之中因喬琰的種種布置而得以存活的不止百人千人之眾,這些活下來後又因棉衣的存在而安然度過冬日的民眾,早想要通過一些方式來做出回饋,以至於當劉協朝著街上走出的一圈裡便看到了無數個行色匆匆面帶戰意的年輕人,正在以極快的速度朝著那徵兵點走去。
作戰當然是會死人的,但誰都知道,喬琰對於手下兵卒所給出的獎勵向來公正,倘若能在交戰之中殺敵,要麼能得到充足的物資,要麼能在她的麾下一步步升遷,也未嘗不是一條躋身上位的路。
何況,這些人原本有大半是為了躲避災年而湧來洛陽的災民,現在他們早已將洛陽當做了屬於自己的家園,便絕不願意看到洛陽會重新回到秩序崩塌的狀態。
所以,必須要將這些外敵給擊退出去!
劉協望著這樣一幕無法作偽的場景,心中不由生出了幾分動容之色。
可當他重新折返到家中的時候,卻聽到他的養父對他說道:「我們還是儘快離開洛陽吧。我等本就還不算在洛陽紮根,此地既然將有戰禍,倘若我們之中的任何一個人折在此地,你那還在漢中的母親都要與之永別了。倒不如趁著洛陽南邊的門戶還未關閉,直接回道漢中去。你看如何?」
離開洛陽?
突然聽到這樣一個和外頭的氣氛迥然有別的選擇,劉協不由怔楞了一瞬。
但細想之下,他又無法對於養父的選擇做出任何的指摘。
是啊,他們本就不是洛陽定居之人,只是前來暫住的,那麼在即將到來的戰禍面前,養父選擇想要離開此地,乃是對他這等黔首來說最為正確的選擇。
人總是有趨利避害的本能的,怎能說這是什麼不義之舉呢?
可對劉協來說,眼下的局面讓他實在是無法安心離開。
許攸能看得出劉虞在那封罪己詔中所透露出的負面消極情緒,一向敏感且聰慧的劉協也同樣可以!
劉虞……可能不想做那個天子了。
他也沒有這個能力去做這個天子了。
這和董卓之亂後的長安剛失去了他劉協的情況一點也不一樣。
他不在,喬琰還能前往幽州將劉虞給迎接回來,以一個更加成熟穩重的天子坐鎮長安,來換取到一個穩定發展的環境,無論是對誰來說都有好處。
可此時呢?
若劉虞真是因病重、殺子二事,已不堪再承擔起這大漢王朝的負累,誰能代替他的位置呢?
這不是這麼簡單的人員更替!
前有劉揚對喬琰做出的意圖奪命之舉,劉協甚至不免懷疑,這位自年少時期便為大漢奔波的權臣,是否還能有這樣的心情去再扶持一位天子坐於皇位之上!
如果換成是他的話,只怕是沒有的。
而在前有流言後有內宮刺殺的事實面前,她就算真做出了這樣的選擇,劉協也覺得不能對她做出任何一點指責。
人都是會累的,喬琰南征北討從無敗績,也只是個人而不是神。
可這對於本就一分為二的大漢來說,簡直是一件過於可怕的事情!
如若局勢當真演化到了這種最壞的情況,又哪裡是什麼讓長安朝廷的勢力全部歸併到鄴城朝廷去就有可能解決的問題,更不是讓荊州牧劉表接過劉虞卸下的重任便能夠讓局勢好轉的。
在劉協於民間生活的數年間,他本就不是完全與世隔絕的狀態。
在他前往洛陽以來的數月間,他更是已從所見所聞中看出了一個答案——
無論是劉辯還是劉表,都還遠沒有這個擔負重任的能力!
那該當如何辦?
劉協自認自己也不是那個可以救世的君主,就算他能夠自證身份,也讓人忽略掉他的面上瘡疤,可當他知道民眾的種種難以實現的訴求後,他比昔年高坐於天子位上的時候還要清楚地意識到一個事實。
這個位置太重了。
重到不是他能承擔得起的,甚至可能不是如今還活著的任何一個劉姓宗室能夠承擔得起的!<="<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