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確認了要朝著雍丘進軍後,袁紹便當即統領著這些世家子弟,自壽張越過大野澤,途徑巨野後抵達了山陽的昌邑。
昌邑距離定陶實在不算遠。
此地和定陶可經由濟水相連,倘若袁紹要圖進軍之便利,勢必會經由定陶而過,隨後進軍陳留直走雍丘。
但曹仁並未做出任何的舉動。
在當晚黢黑的夜色之中,他遠遠望著袁紹那頭的行軍,臉上露出了一抹沉靜中透著肅殺的神色。
現在還不到他動手的時候。
在此時歸於袁紹麾下的兗州世家的確已是基本就位了,但憑藉著他駐紮在此地的士卒人數,就算真能打袁紹一個措手不及,也還遠不到能將其一網打盡的地步。
必須將他更進一步地誘騙入陷阱之中,徹底身陷在四面合圍的牢籠里。
在郭嘉送往此地的敕令中,對曹仁給出了一個有些特殊的安排——
他不必裝作是什麼已經被兗州世家收買的守軍將領,對袁紹這支魚龍混雜的隊伍做出招待,他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便是繼續把守住城關,保持閉門不出的狀態。
他甚至不需要告知於袁紹守城者乃是何人,也不必樹起任何一個佯裝身份的旗幟。
「真是神了。」曹仁望著已漸漸消失在他視線之中的隊伍,口中喃喃道,「袁紹居然當真沒有前來攻城,以確保沿途的城鎮都在他能夠掌控的範疇之中。
可袁紹會有此等舉動一點也不奇怪。
若是讓郭嘉來給他解釋的話,他大概會告訴曹仁,最高明的引誘敵方入套,絕不是給他開上一路的綠燈,讓他明明身在敵方的地盤上也能保持著長驅直入的狀態。
以袁紹多疑的性格,難免會對其產生懷疑的。
所以,在半道上讓他頓上一頓,反而是用上了巧力。
此前袁紹所途徑的巨野和昌邑地界,因兗州世家的協助,雖說還不到簞食壺漿相迎的地步,但守城的官吏都已被人給提前打通了關竅,對於他們自府庫中取用軍糧的舉動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簡直就差沒將迎接新主這四個字寫在頭上。
定陶則像是個截然不同的意外。
城門緊閉的定陶,若不是還有城頭的守軍在往復走動,幾乎要被人懷疑是一座死城。
眼見袁紹收到此消息的時候臉上露出了幾分不快之色,隊伍之中當即有人開口說道:「兗州世家子弟大多不居於濟陰,這濟陰地界上乘氏、句陽、定陶諸地豪強盛行,士族不屑與之為伍,這定陶縣中是何種情況我等還當真不知。」
「倘若大將軍對其有所不滿,認為我等還是進一地攻一城為好,不若由我等連夜進取此地。反正那定陶位處兗豫二州腹地之內,駐防絕不可能多,要想奪取城關理當不難。」
但讓說話之人有點意外的是,他收到的卻是袁紹的否定答覆。
甚至當他再往袁紹臉上看去的時候,又哪裡還能從中看出什麼不悅的模樣。
袁紹說道:「不必了,我等連夜越過此地就是。」
袁紹本就覺得這些士族私兵組成的軍隊能力不足,在前有陳留高氏這方親眷的對比之下更是如此,若是在這進攻定陶之時便先惹出了什麼禍端,反而令本就有些猶豫的陳宮在此時做出了選擇曹操的舉動,到時候的麻煩可就大了。
以袁紹看來,定陶的守軍只是合攏城關,並未對他們做出什麼攔阻的行動,也沒準允他們的人入城自報身家,其實不算是個壞事。
在兗州地界上的勢力拉鋸中,總不可能人人都如同他所希望的那樣一聽他的身份便倒頭就拜,更不可能人人都覺得,兗州世家在此時的發兵是要為曹操分憂,而非是個挑釁兗州牧權柄的舉動。
未經州牧准允的發兵,在實際上便是僭越!
那麼有人依然忠於曹操,有人選擇聽憑兗州世家的調度統籌,也有人寧願在此時站在一個旁觀者的立場上,對此時這齣古怪的進軍視而不見,只想等局勢平定後聽從「兗州牧」的指令,難道是什麼不能理解的行為嗎?
當然不是!
反正等到塵埃落定之時,他們就算有什麼盡忠職守的想法,也沒法做出什麼違抗大勢的行動了。
而在他途徑的各個縣城中唯一有這等特殊表現的也就是定陶一處,已昭示著曹操對於兗州地界上的大半地方已然失去了掌控權,或許真正能完全聽由他指揮的,也只有一個東郡而已,那就更不是什麼壞消息了。
前方的陳留更是在多年間都隸屬於張邈的掌控之下,同樣不可能歸曹操所有,他還有什麼好擔心的?<="<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