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25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都說兩軍交戰不斬來使,可當此人開口之時,袁紹便死死地捏住了自己的手心,極力讓自己保持著清醒。

從對方出現開始就生出的不祥預感,在那一句句話說出的時候到達了頂峰。

「司隸校尉令我前來對袁將軍致以謝意。」

致謝?

這話聽起來可不像是荀彧會說的話,反而像是喬琰的促狹口吻。

說不定是因為她此時身為天子不便說這樣的俏皮話,乾脆掛上了個荀彧的名頭。

「一謝袁將軍麾下的王太守將河內守軍借給了曹將軍,助力其平定兗州內亂,也令其無法對張儁乂將軍做出支援,選擇棄官而逃。」

「二謝袁將軍栽培下屬,令其通情達理,明斷時局。張儁乂將軍與辛佐治無有援軍,不得已轉投洛陽,自此河內郡重歸司隸校尉部統轄,不再與其他各郡有別。」

若說當袁紹聽到這裡的時候,他的心中已然是一派氣血上涌,那麼當最後一句話說出的那一刻,他幾乎要被氣吐血過去。

「三謝袁將軍為使漢室基業延續,保全性命逃回冀州,毅然捨棄了許子遠先生,令其落於我軍重圍之中,感念數年間袁將軍對其器重,他有長文一篇,印刻於樂平月報之上。」

「今日到訪中一併送上,請袁將軍品鑑。」

品鑑?什麼品鑑。

這隻怕是一篇能將他氣得七竅生煙,也將遮羞布全部揭下的東西!

407. 407 功過評說

如果說王匡逃走、河內易主的消息,已經在猝不及防間給了袁紹又一出直擊要害的打擊,那麼許攸的這篇文章,就是直奔著雪上加霜而來的。

當年的許攸還曾經在鼎中觀里品評喬琰的那出《州牧封建論》的時候說,她的論點分析還算到位,痛斥於劉焉的用詞上卻著實不夠毒辣,可想而知他是個何種風格。

這篇文章還未出現在袁紹的面前,他都能想到,被他以那等方式捨棄的許攸,到底會用何等犀利的言辭來對他做出抨擊,以報他當日險些喪命、又被人押解到長安論罪之仇。

但讓袁紹有些驚疑不定的是,當他的手中拿到那份被使者分發出去的月刊樣稿之時,在由許攸撰寫的那一頁文章上赫然寫著幾個字。

【後漢大將軍袁紹功過小傳】

袁紹:「……」

後漢這種稱呼,儼然是站在了大漢覆亡的角度所產生的。

可明明鄴城朝廷尚在,這等稱謂的出現簡直像是喬琰那邊已然處在了勝券在握之中。

而所謂小傳,更應當在人死了之後才出現,偏偏出現在了這裡!

許攸這混帳是沒寫什麼與袁本初絕交書,或者是討袁氏檄,但他寫的這東西,在陰陽怪氣上簡直是更勝一籌。

更何況,想想看吧,樂平月報的三月刊上極盡所能地將喬琰登基的場面記載其中,於是這還未正式發行的四月刊上便將大漢指為前朝,這其中的諷刺之意簡直溢於言表。

饒是許攸在開篇之時先寫的是袁紹的出身家世,以「勢傾天下」來形容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以「有資貌威容」來形容袁紹本人,都沒能讓袁紹有任何一點放鬆戒備的意思。

果然在第二段中,許攸便寫到,袁紹早有天下將亂之明斷,故而以并州為汝南袁氏長保富貴之地,為張懿謀并州刺史之位。

可惜張懿此人在并州蝗災中辜負了袁紹對他的期待,被大雍陛下給拉下了馬去。

不過這齣舉措上的失敗並沒有影響到袁紹致力於讓汝南袁氏穩坐高閣的決策。

趁著中平四年的度遼將軍選拔,袁紹將袁氏門生代表韓馥塞進了比試的隊列中,並助力於其脫穎而出。西園八校之中也多有類韓馥者。

【袁氏富貴無極,盡在謀劃之中。】

【及靈帝將崩,帝有誅大將軍何進之意,袁紹乃諫大將軍曰,可召四方猛將及諸豪傑,使並至京城,以脅天子。座中有陳琳、鄭泰等辯駁其言,袁紹尤固己見,雲董卓實非叛逆,不過西涼一匹夫爾。何進然之。】

【……紹與其兄弟謀劃,以火燒洛陽北宮之舉迫宦官並皇子外逃,又會盧植領兵策應於京師,紹乃助於董卓入京握持北軍,盧植敗退外逃。然董卓為禍,袁紹亦逃。】

這些話說得誠然客觀,甚至讓袁紹都將彼時漢靈帝將要駕崩之時的洛陽境況給回憶了起來。

可這樣的一番「事實」,哪裡是能以這等史書筆法記錄在報紙上的!

一想到喬琰治下的民眾因為急就篇的緣故多有啟蒙之人,一想到這份月報的發行數量已到了極為可觀的程度,袁紹就覺得自己眼前一黑。<="<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