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2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陛下還不能行差踏錯任何一步。」在喬琰身邊的蔡昭姬接話回道。

「是啊,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漢朝初年是如此,我們如今也是如此。」

喬琰負手慢慢地朝前走去。

桂宮在她登基前後只將此前被炸藥轟炸垮塌的宮門做出了修繕,並未對其中的宮闕做出何等加建翻修,比起洛陽那頭的皇城還少了些氣派。

這並非是長安朝廷出不起這筆修繕的費用,而是,雖說她在長安繼位,但在長安和洛陽之間,她還是更屬意於將都城選定在水網條件更為發達的洛陽,將長安作為控制西部咽喉的要害之地。

只不過兗州初定,冀州未下,天下也還未曾徹底接受大雍取代大漢的位置,貿然做出遷都的舉動未必是天子坐鎮於前線的魄力,反而會帶來各種各樣的麻煩。

連官員的委任都需要以這等方式精打細算,唯恐出現什麼問題,更何況是更換都城這樣的大事。

且先不急吧。

「說起來,陛下打算以哪位武將駐紮於河內?」蔡昭姬好奇問道,令喬琰從關於往後都城遷移的思量。

對這些朝堂上的官員來說,這征伐天下的進程里喬琰要以何人來出戰,都應當自有一番自己的深思熟慮,本著術業有專攻的道理,他們著實不必多加置喙,反倒是有可能提出了什麼不當的建議。

但昭姬眼看喬琰此刻因散朝的緣故,臉上多了幾分比之平日裡輕快的神色,便順勢問了出來。

曹操的武將舊部中,與他有親屬關係的,只有曹純和曹昂最後被定在駐紮於河內郡,與他無有親屬關係的,幾乎都還留在兗州地界,應當還得配備幾位將領才是。

可惜此刻還能調度到此地的人手好像不多。

徐州、并州、幽州武將對冀州、青州正處虎視眈眈之時,益州正值內部平亂的尾聲,不會做出隨意的調度。

呂令雎已又按照喬琰此前的囑託回返了遼東,繼續與烏桓各方部落打交道,以侯喬琰對她的八月安排;趙雲因光祿勛之位也暫時留於關中;徐晃則已隨同郭嘉進入兗州地界,平衡原本隸屬於兗州的將領和新增設的守軍將領權力……

這麼一看,剩下能用的只剩了寥寥幾人。

讓蔡昭姬有點意外的是,她旋即聽到喬琰回道:「這件事你倒是說得巧,我昨日還在想,此事與你有些關係。」

「與我?」蔡昭姬一邊發問,一邊看了眼自己的胳膊,自覺自己可沒有什麼投筆從戎的天資,總不能是讓她以筆作刀便殺到那前線去了。

好在喬琰的下一句話便給她解了惑,「樂平月報的四月刊上,除卻許子遠所寫的袁本初傳記,留一個版面刊載一條消息吧,就說河內郡有將領之缺,有意於此職位者可前往光祿勛處毛遂自薦。」

「就當……這是一出武將的選拔好了。」

「在方今已不缺武將的情況下,我所要的已不是空有一身蠻力的莽夫,畢竟也不可能在這等勇武之能上超過呂奉先,我要的是於時勢有一番自己理解、起碼粗通一二文墨、也深知如何在此時抓住機遇之人。」

蔡昭姬敏銳地意識到,這很可能不會是喬琰唯一一次以這等方式選拔武將,而河內郡正處毗鄰冀州魏郡的作戰前線,卻勢必能讓她這第一次的選拔對著還未出頭的武將有著非同一般的吸引力!

「陛下放心,這條招募的文書,我知道該當如何寫了。」

蔡昭姬也忍不住又笑了笑,說道:「我原本覺得,因陛下登基,我這樂平月報之上的種種用詞必得越發字斟句酌,壓力著實不小,現在看起來,已有三成的內容不必我親自來想了。」

喬琰嘀咕了句:「可能不止三成吧……」

她這話說得小聲了些,令蔡昭姬並未聽清她此刻在說的內容。

不過喬琰又已轉換了話題,讓她也暫時不必去管是否錯過了要緊的消息。

「我還有兩件事想交由你去辦。」

「其一便是,自昌言現世至今也已有半年的時間了,眼下的頭號大事雖是抗衡袁本初,但經傳典籍的發行關乎印刷產業的運轉,也不必為此停頓,這一次我不會給出一個標準的答案,由你擇選出三兩合適的書籍作為隨後發行之物。」

「這個書籍的選擇必要在朝堂之上以奏章的形式上呈,也是你就任少府之後的第一項考驗,不要讓我失望。」

蔡昭姬聞言重重地點了點頭。

為了讓她力排眾議地坐在這個少府的位置上為她效命,喬琰甚至對少府的官職做出了那番簡化,蔡昭姬便絕不會辜負這份良苦用心。

在造紙與書籍印刷的技術都還在以日新月異速度進展的時候,書籍刊印發行乃是一項長期的事務,不能每次都由喬琰來想何時出何書最能順應時勢。

「其二則是,我想給你找兩個幫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