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她此時再提起此事,又算是怎麼回事?
那早已該當算是一出陳年舊事了。
喬琰也不是沒從當年的月報刊登之中獲利。
何況,袁紹再如何不通於術算之事,早在當年許攸自長安回返之後他也總能在下屬的幫助之下算出其欠債了。時至今年,那已是個將天下糧倉匯聚到一處,也絕無可能將其還清的數字!
喬琰卻好像絲毫也沒覺得,自己在此時翻舊帳是什麼沒必要的行為。
她的指尖敲了敲面前的桌案,語氣肅然:「欠債還錢之事天經地義,你袁本初不拿這五萬石糧食當回事,我卻要同你算個明白——」
「當年的五萬石糧可令七百戶之民活命一年,這數年間門災禍橫行多有飢年,民多難以飽食,若精打細算來用,甚至可令千戶之民僥倖存活。」
「糧或有價,可以借取,可以商談利息,人命卻絕無價碼可言!」
幾乎就是在這話以擲地有聲的方式說完之際,一個糧袋被喬琰的下屬丟到了袁紹的面前。
糧袋落地砸下,在這因喬琰發難而無人膽敢出聲的大殿內發出了一聲響聲,簡直像是一記重錘砸在了袁紹的胸口。
只聽得喬琰冷聲說道:「其餘諸事姑且不論。」
袁紹那出荒唐可笑的刺殺,她甚至懶得將其放在檯面上掰扯,反正汝南袁氏的笑話已經不差這一個了。
但這筆帳,她卻要跟袁紹說個明白,絕不給他以在此時渾水摸魚的機會。
「袁本初,這頭一件私事便是,今日,你要麼便將這筆糧食連本帶利地親自數出來交到我的手中,要麼——」
「就以你袁氏子弟和這些河北士族的性命來抵吧!」
424. 424(一更) 袁紹數麥
連本帶利地將那筆糧食還回去,是絕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了!
七年又兩個月——
這是距離喬琰當年的那筆借糧發生的時間。
就算去掉約定之中不必算取利息的一年,那剩下的也有六年又兩個月的時間。
都不用說六年了!
兩個月!兩個月就可以讓這筆欠債變成以億來計算的數量,還不像是原本的約定一般乃是以粒來數,而是石!
整個冀州青州境內的府庫加在了一處,都沒有這個數量的糧食!
那還何談什麼「要麼將糧食連本帶利奉還,要麼用命來還」?
她明明可以直接用攻破鄴城的理由將他袁紹給殺了,卻偏偏還要用這種舊帳重提的方式來說,若不是要再打壓一輪汝南袁氏的臉面,簡直沒有別的可能。
反正在鄴城城破之時,他便已經做好了身死的準備,在沒能成功從此地逃離之時,心中也已經有了一番瞭然的覺悟,大不了便是殺頭論處好了。
但袁紹沒答話,總會有別人坐不住的。
在這份質問袁紹做出抉擇的沉默之中,忽然有人出列問道:「敢問大雍陛下,袁紹欠您的債務令其歸還便是,為何還要我等河北士族以命相償?」
「我等昔年為擁躉漢室基業奔赴鄴城,未知大雍治下是何等面貌,為袁紹所誆騙以至於與您刀劍相向,今日若因城破之故而殞命,也算我等識人不清招致,然我等未曾為禍鄉里,反多有幫扶,陛下若以此等罪責予以連坐,難服河北子民!」
喬琰抬眸朝著對方看去。
這句「難服河北子民」從對方的口中說出,倒是義正辭嚴得很,大約不算是個假話。
不過到底是因為他們幫扶鄉里,才讓喬琰對河北世家連坐難以服眾,還是因為他們早已深入冀青一州盤根錯節的勢力,那可當真不好說。
她開口問道:「足下何人?」
那人回道:「巨鹿耿氏耿苞。」
巨鹿宋子縣耿氏……
自光武帝起,一門列侯四人,兩千石九人,有從鄧禹西征戰死雲陽者,有為輔威將軍者,有為代郡太守者,雖因時局變遷而逐漸衰敗,但也依然稱得上是冀州名門之家。
倒是有這個身在堂上發出質問的資格。
他這話一出也當即迎來了另外一方的響應。<="<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