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在河北世家的各方處置幾乎完畢收工的時候,孔融也被押解到了鄴城。
大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和「以孝治天下」的理念同樣深入人心,這就讓既是孔子後裔又有「讓梨」美談的孔融絕不適合在此時被處決,但要是將其輕拿輕放更為不妥!
劉辯以陳琳所寫的檄文發起對喬琰的聲討,向著四方募集支持的時候,孔融可以說是頭號對其再度做出一番響應的。他更是在劉辯意圖迎戰喬琰的時候給出了一番建議。
若是將其直接放了過去,她給劉辯扣上的「反賊」說辭將因這區別對待而站不住腳跟!
所以,孔融必須遭到處罰,還必須是極為嚴重的處罰。
按照大雍所承襲的律令五刑,喬琰最終決定,對孔融執行杖三十,流放夷洲的決定,在名義上說便是——
身在夷洲的吳郡四姓多年間與中原隔閡,少有接受德行操守的教導,孔融既承襲孔氏家風,理當以教化四姓子弟為己任。若是尤有閒暇,不妨將島上的土著也給一併教了,以示其「有教無類」之傳承。
至於其不辨是非,聲援劉辯之事,倒是可以同那吳郡四姓教學相長,一道反思反思立場。
以夷洲地形和條件,加上上頭還有顧雍這位夷洲太守從中監管,能讓孔融與吳郡四姓聯合起來,甚至反攻揚州的可能性,應當說是微乎其微了。
不過為了防止孔氏子弟能說會道,且還有興復漢室之念,真與那島上囚徒來上了一出一拍即合,喬琰想了想,又為孔融選擇了一位同行之人。
這傢伙算起來還是個對喬琰來說的熟人。
因統帥先登營立功的麴義聽聞了喬琰的這道指令,難以避免地動作停頓了一瞬。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韓馥!
當年他憑藉著汝南袁氏門生的身份拿下了度遼將軍的位置,連帶著麴義一道跟隨他來到了并州地界,卻因並未配合於喬琰的行動而被扣押在囚牢之中。
麴義早早完成了從屬上的轉換,韓馥則過了幾年的牢獄生活這才被送回到了鄴城來。
對於給韓馥敲定官職,袁紹可算是廢了不少腦筋,他甚至一度琢磨著想要讓韓馥去劉表那裡做個說客,以彰顯與喬琰合作絕無什麼好處可言,然而最終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而是給韓馥在鄴城中找了個不接觸到兵權的閒散職務。
要說這官職對韓馥來說也是個不錯的選擇,畢竟有了身在并州的那段經歷作為心理陰影,韓馥是真不大想要帶兵。
可當鄴城之外被大雍兵馬四面合圍之時,他卻不得不被趕鴨子上架,負責看守一路城門。
憑藉他的本事顯然不可能對喬琰的部下做出何種攔阻,也算他的運氣不錯,並未在這齣守城之中丟掉性命,但不管是默認接受還是毅然站位,他都得算是袁紹這頭的人,那就正好在此時給他安排上這樣一出職務作為懲戒。
為何選韓馥?因為他沒有這個與孔融聯手抗衡喬琰的膽子。
當麴義決定親自去送這位曾經的上司一程的時候,他甚至覺得自己從韓馥的臉上看到了幾分對這番委任的滿意神情。
畢竟,按照韓馥的理解,孔融不會被喬琰暗中處決的話,他這個跟隨前往夷洲的人當然也是安全的,唯獨需要注意的也不過是身在海外的處事之道而已。
這他明白啊。
經歷了這一番職位變化後,他除非是吃飽了撐的,又或者是覺得自己的命比別人多一條,不然為什麼要跟喬琰對著幹。
要說此刻韓馥最為羨慕的是什麼人,排在頭名的便是崔烈。
大家都是河北名士出身,也都被派遣去了并州擔任了個要職,怎麼就你崔烈能一邊養老,一邊看著兒子在喬琰的手底下高升?
這人與人之間的處境差別也未免過於明顯了。
而排在第二名的大概就是袁耀了。
早前曹操進攻豫州、袁術死在亂軍之中的時候,誰都覺得,這對於袁耀這等全靠父親地位才能挺起腰板的人來說,簡直可以說是滅頂之災了。
然而先有喬琰親自馳援潁川,後有袁耀突然出任南陽太守,沒有一件是在眾人的預料之中。
他的這個官職到底是因早前喬琰與王允等人的權力博弈,還是因為喬琰有令人屯兵在側鉗制劉表的需求,都並不那麼重要,總歸能讓袁耀在喬琰登基之後依然坐穩這南陽太守位置的,大概不會是他在治理一郡之地上表現出的天賦,而是他這大智若愚的站位方略。<="<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