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銅版比紙長久,當那二十八張版畫往後入住那軒轅閣後,將以更加難以被破壞的方式保存下來,顯示陛下對他們的銘記。
她甚至對此還不滿足,要以印刷的方式讓更多人記住這些有功之臣的名字。
當這一句句話在這等場合之下說出的時候,誰能不為之動容呢?
這便是他們這位大雍天子的氣度!
在這份開場的驚喜面前,隨後對冀青二州平亂中諸將給出的戰功,都讓人感到有些索然無味了。
在場眾人甚至不知那一個個上台領取封賞的過程是如何過去的,天色好像就已經忽然昏暗了下來,進入了日暮之後的夜色。
也便是在此時,隨著喬琰的身影踏足高台而下,消失在了他們的視線之中,一束束凌空而綻的煙花頓時取代了暗沉的天幕。
那實是遠比喬琰登基之時還要更大片的煙花,在一瞬間鋪滿了所有人的視野。
流光星火,映亮長夜,仿佛正代表著大雍的橫空出世,勢必要成為這破除漢末昏昏景象。
但又或許,這就是個慶典之中顯示熱鬧氣氛的助興之物。
總之,這是曾經為長安民眾看到過的景象,也是對在場的絕大多數人來說從未能夠有緣得見的東西,代表著這場論功行賞走到了尾聲。
而在這片絢爛的煙火之下,不知有多少雙眼睛依然望著高台之上的那片浮雕板。
那是遠比稍縱即逝的煙火更為長久的東西。
更將成為天下民眾都為之銘記,甚至貫徹整個大雍王朝的存在。
當這份功勳紀念並不只是將戰將文臣記錄於其上,甚至有醫者百工之時,所點燃起的便是一片更為廣闊的熱情。
即便他們此時還可能籍籍無名,但誰又能保證,他們不會在某一日將名字和事跡都刻畫在其上,成為旁人艷羨的目標呢?
「阿蒙,走了。張府君已往前去了。」
站在人群之中的呂蒙聽到了姐夫的這句話,這才艱難地將自己的目光從台上轉開。
他和姐夫鄧當都是跟隨揚州刺史張昭來到此地的,作為護衛張昭這一路抵達洛陽的護衛,但此刻,眼見今日這齣論功封賞的景象,他的心中實難避免地生出了一番豪情壯志!
在挪開腳步朝著張昭離去的方向追去之時,鄧當忽見呂蒙伸手朝著台上指去,用斬釘截鐵的語氣說道:「終有一日,我也會將姓名留於其上!」
430. 430(一更) 婚姻法令
有這等想法的又何止是呂蒙一人。
便如此番在河內郡與冀州交戰之處的作戰中接連立功的魏延,雖已因功升遷為鷹揚校尉,其進取向上的野心卻絕不允許他只滿足於此,而是寄望於在往後的作戰之中一展身手,讓自己也能在終有一日之時登上這個位置。
再如行將前往豫州協助於崔鈞的司馬懿,深知要憑藉著行事敦厚的兄長得到這個位列軒轅閣的位置大約有些艱難,還是得看他在豫州政務之中的表現。
再譬如誰也未曾料到,在這士農工商之中作為最次一等的「商」,在此番竟然也會以麋竺這位東海巨商入列。
但他能躋身其中的理由實在是太立得住腳了。
鄭玄這位當世大儒能被安全送到樂平書院之中,仰賴於東海麋氏的護送。
自喬琰進取涼州開始,眾位將領身上的鎖子甲,就出自於麋竺所贈工匠之技藝。
再如這馬蹄鐵,雖是喬琰做出的提議,但最開始能掌握這等為馬安蹄鐵工藝的工匠,同樣是麋竺的進獻。
而自喬琰還在樂平到如今的十年之間,麋竺幾乎是從未有過斷絕對這位潛力股的投資,也無怪他能得到這等潑天富貴的回饋。
在陛下起於微末之時的相助,並未止步於當年在棉布出現之時的嘉獎,而是在今日得到了更進一步的正名!
天下商人之典範,簡直莫過於此了。
本就以投機倒把知名的商賈之中,因此而生出奮起直追想法的不知凡幾。
不過這二十八位入閣之人,都各自有著旁人難以相比的戰功,他們要想入內,顯然不可能如同當年的漢靈帝在位之時一般能用錢來解決。
只能憑功勞了!
正如喬琰所說,大雍治下十三州的確已是基本平定的狀態,可這四海九州之外,能有機會開疆拓土之地仍不在少數,若能就此一搏,機會仍舊不小。
只不過……
「你能做什麼?」聽到呂蒙的這句展望之言,鄧當開口調侃道:「陛下的確是說,以她今年也不過才二十三歲的年紀,有生之年能執掌的土地許能抵達那更為寬廣的地界,可你比起她麾下的其餘將領優勢在何處?」<="<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