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嬌夫的首輔大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想到葉胥殿試寫的策論,心中不由得升起了一些希翼,這個葉胥總是能從別人想不到的地方出發。

這般想著,茅榮郅面上一片平穩:「愛卿這是有解決的法子了?」

葉胥站在下面應道:「臣確實是有法子能解決現如今楚庭的處境。」臉上有些許為難。

只不過茅榮郅聽到葉胥由法子解決,一時間情緒有些激動,便錯過了葉胥臉上的表情。

茅榮郅雖說有些激動,但心中還是不太信任葉胥說的話,畢竟葉胥再出色也只是今年新中的狀元。

他承認葉胥同朝中的一些大臣相比確實是有些才能。

但這並不意味著茅榮郅相信葉胥有解決這個問題的實力。

茅榮郅是個喜愛人才的好皇帝。看著站在下處的葉胥,當即呵斥這總管大太監:「怎麼不給愛卿搬張椅子來?」

話音未落,總管大太監不愧是跟在皇帝身邊多年的老油條,立馬接話:「是老奴沒有眼力見,讓葉狀元站了這麼久。」那老太監邊說還邊像模像樣的打了自己幾個巴掌。

茅榮郅見狀臉色才好了一些,葉胥看著茅榮郅和老太監二人這毫無演技痕跡的模樣,跟著開口道:「是微臣的錯,臣站著便好,不覺得累。」

葉胥雖是這樣說,可老太監不能這樣做,都是人精,儘管都看破了這其中的彎彎繞繞,也沒人說破。

老太監指使一個小太監給葉胥搬了把椅子。

對此葉胥也懂,畢竟他一個初出茅廬的新人,能有面聖的機會就很不錯了,有的人甚至活了一輩子都不知曉皇帝長得什麼模樣。

他這樣一個新人,又憑什麼能有見了皇上還被賜座的恩澤。

葉胥淡定自若的坐上小太監搬的椅子上,隨後繼續說道:「陛下,臣知曉有一種農作物能在乾旱的土地中存活,且生長周期短,兩個月便能成熟一次,關鍵是這種農作物的收成也不錯,保守估計大概是水稻的兩倍。」

茅榮郅見葉胥這樣說,一時間竟有些不太相信,畢竟沒見過的東西,僅是憑著葉胥的一張嘴說,沒有見到實物,茅榮郅對此還是保持著懷疑的態度。

茅榮郅問道:「既然這種作物生長周期這麼短,那為何朕從未聽過也未曾見過?」

葉胥答:「此種農作物生長在海外,要走海路去取才行。」

葉胥聽到茅榮郅這樣問,也是心有力而余不足。

畢竟現在這個時期並沒有外國人來朝,現在這個王朝的實力並不像那般強盛,並沒有什麼東西能吸引外國人前來,因此他們還不太清楚在海的那邊是否有人生活。

還有就是雖說國家的版圖也有臨海地區,但海上的風浪大,一不留神船都可能被海水淹沒,沒有出過海,所以茅榮郅不知道有外國人也是很正常的。

葉胥心想除了土豆,他還想說紅薯呢,雖然土豆也能當正餐,可口味卻不如紅薯香甜軟糯。

不太好的一點就是紅薯的生長周期比較長,甚至比水稻還要長,不能作為這次救急。

無奈之下,葉胥只好將目光放到土豆身上。

想到紅薯,葉胥心想:若是沒有陳振龍,也不知時期會有多少人死亡。

古有陳振龍,今有袁隆平,這兩個偉人,都是為了讓世人填飽肚子盡心盡力,甚至陳振龍冒著生命危險才把一小株紅薯幼苗帶進了福建。

這些也只是葉胥在心中想想,現在最要緊的是:等楚庭的百姓將家中的存糧吃完了該怎麼辦。

顯然葉胥能想到的問題也是茅榮郅所發愁的。

若是各個官員都像葉胥這般為民著想,茅榮郅今日也不至於發那麼大的火。

都這個時候了,那些官員第一時間擔心的不是幾個月後沒了存糧的百姓該如何過活,而是想著楚庭知府這個位子該有誰來接任。

他們滿心想的不是百姓的死活,而是自己切身的利益,想到這,茅榮郅看向葉胥的目光都變了些,雖然葉胥的想法有些異想天開,什麼海外有這種農作物,排除這個來看,葉胥還是為楚庭的百姓著想。

茅榮郅雖然不太贊同葉胥的建議,但現如今好像也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來處理這件事了。

茅榮郅問:「那依愛卿的意見,朕還是要派人去海外尋求這種植物了?」

葉胥聽到茅榮郅這樣說,回道:「回陛下,眼下也就只有這一種解決辦法了,臣確實是想不到更加完美的法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