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嬌夫的首輔大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5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雖說有些酒囊飯菜,但這其中也不乏聰明人。

茅榮郅一開口,他們便當即表明態度道:「楚庭百姓身處艱險,還不忘進貢,臣深感其堅韌,願意捐銀百兩,綢緞五十匹。」

茅榮郅抬眸看了說話之人一眼,心想:倒是個有眼色的,這正好不用他明說。

「王全,將魏大人捐的銀子記下來,之後送往楚庭,讓楚庭的百姓不要忘記魏大人的好。」

有了人開頭,剩下的人仿佛打通了任通二脈,紛紛道:「臣願意捐銀三百兩,綢緞八十匹...」

「臣願意捐銀五百兩,綢緞百匹...」

「臣願意捐銀八百兩...」

接下來的臣子報的銀子一個比一個多,生怕自己報少了,皇上找他們的麻煩,畢竟當時就他們反對支援楚庭的聲音最大。

以至於最後皇上將一直在身旁的葉胥派去了楚庭。

茅榮郅見王全手中換了一張紙後,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大。

等王全將記捐款的帳本遞給皇上後,皇上看了一眼總金額,很是滿意,對下面的大臣說道:「朕在此先替楚庭的百姓謝過各位。」

不知是不是御書房的事情鬧得有些大,以至於最後沒有進宮用膳的大臣們紛紛捐了不少,生怕自己沒捐銀子,顯得另類,被皇上記上。

後宮的妃子也是有錢的捐錢,沒錢的也捐了一些首飾,只因皇上當晚在捐款最多的貴妃娘娘殿中就寢。

總之等葉胥看著十幾馬車的銀子和綢緞時,驚掉了下巴,怎的皇上竟如此大手筆。

收到捐款單子,知曉了事件原委的葉胥才平靜下來,心道原來如此。

再說楚庭,等葉胥將事情吩咐下去後,管家便著手開始辦。

楚庭的各位米商聽聞是知州大人買糧,數量還不少,便低於市場價賣給了管家,因為平常時,若是有人大手筆買糧,他們也會相對便宜一些。

等管家走後,葉胥便讓人通知幾位縣令,告訴他們明日帶人來領糧,順便統計一下所管轄的區域有多少老人、小孩和青壯年。

到了晚上,管家來報:「大人,小的現下已經將這州府的米店中大多數的存糧買下來了。」

「嗯,您先下去休息吧,等明日我便讓人去收糧。」

按照管家的說法,是現在州府的米店的大多數糧食已經被他買下,支出的銀子也花的差不多。

因為買的米實在是太多,管家已經同掌柜的說清楚,米還放在店中,明日他們來取。

掌柜的也願意行這個方便,畢竟這世道還沒有哪個商人敢同官府作對,給葉胥一個方便,對他們來說總歸不是壞事。

因著管家打的是葉胥的名義來買糧,所以各位糧商也都願意給他行這個方便。

葉胥粗粗的估計了一下,這些糧食也足夠百姓們撐到下個季度。

次日,收到消息的縣令便帶了不少人前來,因為葉胥讓每個縣令來的時間不同,他們是錯峰取糧,可能是縣令怕糧食太多,又怕不安全,竟然帶了鏢局的人來。

縣令大概帶了有三四十人,個個都是膘肥體壯的,每個人都是練家子。

葉胥便帶著一行人去領糧。

葉胥發糧之前,已經同縣令說明這次糧食的來源:「此次領的糧食是種香菇得的銀子買的糧。」

當時葉胥去山中考察還是幾個縣令帶的路,葉胥做了什麼縣令也都是知曉的。

「聖上嘗了香菇,覺得很是美味,便給了賞賜。」

「聖上仁愛,知曉我們州府缺糧,便不遠千里的給我們送糧,現在的賞賜已經在路上,現本官知曉百姓們家中存糧告急,便先墊了銀子買些糧,等陛下的賞糧到了,我們便再次發糧。」

縣令聽葉胥這樣說,當即跪下感謝皇帝仁愛,知州大人寬厚。

葉胥此次話里話外全是感激皇上賜糧,全然不提自己的半分功勞,還讓縣令知曉現如今他們搬得糧食全是他自己掏腰包買的,實際是暗暗的警示縣令,最好不要貪圖百姓的這些救命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