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匡扶漢室,她是認真的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68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不知怎的傳了出去,也成了他的罪狀。

當然了,孔融能與禰衡成為忘年之交,本身也很狂。

多次公然嘲諷曹操,也為自己埋下了殺身之禍。

曹操連禰衡都忍了,卻忍不下他,滅其全家。

總之在張禎看來,孔融是個敢於反抗禮教、世俗的人,思想也太過超前,像個哲學家。

就是做實事不太行,也不怎麼會打仗。

東漢末年,各路諸侯都拿黃巾軍當經驗刷,就他刷不下去,派太史慈向劉備求救。

劉備吃驚地道,「孔北海乃復知天下有劉備邪」,感覺非常榮幸。

立即率兵三千前去救援,人還沒到,圍困北海的黃巾軍就嚇跑了,可見本身也不怎麼強。

孔融連這種隊伍都打不過,軍事才能可想而知。

他還給張禎寫了信,信里對她極為讚揚,說她關心民生疾苦,乃忠臣志士,人中英傑。

但也指出,北征烏桓是不智之舉,窮兵黷武,於民無益,勸她勿要效仿武帝,應以中原禮儀教化胡人。

張禎笑納了他的誇讚,後一段就免了。

孔融大叔,你就安心當你的哲學家吧,不要來指點朝廷大事。

講真,這方面你可能是個外行。

真實歷史中,曹操征烏桓時,孔融也不贊成。

嘲笑道,「大將軍遠征,蕭條海外。昔肅慎不貢楛矢,丁零盜蘇武牛羊,可併案也。」

肅慎是通古斯諸族的祖先之一,楛矢指的是楛木做杆的箭。

肅慎貢楛矢,發生在周武王攻克商紂王時期。

丁零則是北方遊牧民族,或許盜過蘇武的牛羊,發生在西漢。

這兩件事情都不在當下,在很久之前。

要不怎麼說文化人會罵人呢,沒一句髒話,卻入骨三分。

關鍵是曹操也是個文化人,比純粹的武夫更能體會孔融的意思,氣得要命。

後來真要了孔融全家的命。

張禎斟酌再三,給他回了信。

按照慣例,也是先一通褒讚,誇他海內名士、文壇宗師、英偉冠世,然後又說北征烏桓勢在必行,一舉多得,不但能解烏桓庶民倒懸之苦,還能以朝廷軍威,震懾各方懷有異心的諸侯。

最後寫道,「若無雷霆手段,豈敢有救世心腸?」

信送出,張禎自覺了了一樁事,又忙於種田大計。

如今野生稻穀多了,為便於區分,得各取名字。

陶謙送來的,被她命名為徐州系列,一代種為徐州一號,目前田裡的是二代種,為徐州二號。

劉備送來的,命名為清河系列。

孔融送來的,命名為北海系列。

哪一個系列更好,有待時間的驗證。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