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神悅如此聰慧,怎在這事兒上犯糊塗?
張禎封為宸王、君臣正旦盟誓這兩件事情,以這個時代所能有的最快的速度傳揚向四方。
普通百姓看的是稀奇,自古以來未有女子封王,嘿,咱們大漢現如今有了!
若是別的女子,老學究們少不得罵一句綱常錯亂、乾坤顛倒,公車上書都有可能。
但那是張禎。
說動呂布誅殺董卓、平冀州收遼東鎮壓八方亂象的張禎。
她還能治疫,能種田,會制火炕。
老學究們年紀老邁,冬日實在難熬,火炕真能續命。
摸摸熱乎乎的腿腳,決定緘口不言。
就當吃人嘴短拿人手軟了。
望族豪門、各地官吏、有志之士,關注的重點則是她和呂布、皇帝都立下毒誓。
這就傳遞出一個信息,本朝君臣相得,親密無間,未來幾年朝堂不會亂。
而有朝堂在上面鎮著,地方上也亂不起來。
有人扼腕,有人欣喜,表現於外千姿百態。
但這些事情,張禎並不在意,因為她有更重要的事兒。
張府宴席過後,她便召集公卿,到大將軍府議鹽政。
王允提前一個時辰趕來,憂心忡忡地道,「神悅,鹽政不可輕動。」
張禎輕笑,「我知道。」
華夏最早的鹽政,是春秋時期管仲在齊國推行「官山海」政策,民間私鹽為主,官府製鹽為輔,但私鹽只能賣給官府,再由官府定價銷售,齊國由此而富強。
後秦國商鞅變法,民間可以自由製鹽售賣,但須向官府繳納鹽稅,且稅收極重,導致鹽價也一直居高不下。
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也延續秦國時的鹽制。
據史書記載,秦時鹽利是古時的二十倍之多,鹽商巨富。
到了漢朝,初期也循秦制,然武帝時期,急需征伐四方的軍費,也想要打擊地方豪強,便實行鹽鐵專營,不允許民間牽涉這兩項利潤,開採、生產、售賣的所有環節,都由朝廷壟斷管控。
這樣一來,財政收入大大增加,他也有錢繼續擴張版圖了。
之後是光武帝時期,廢除食鹽專賣之法,罷私煮之禁,聽民製鹽,自由販運,朝廷只收稅賦。
接下來便是東漢末年,為減輕財政壓力,恢復漢武帝時的做法,實行鹽鐵專賣,朝廷多一筆收入。
前幾年董卓亂政,各地也動亂,漢祚差點不續,對鹽政的管控並不嚴密,民間煮鹽多得是。
也造就了一大批富可敵國的鹽商。
王允:「既然知道,還有何可議!」
神悅大約是想將食鹽專賣落到實處,但他不太贊成。
其一,自光武中興以來,本朝輕徭薄賦,不與民爭利,鹽政上實施的向來是只徵稅賦,並不專營。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