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聞此一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2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原是一家洋灰廠,因經營不善而倒閉,位置坐落在華界,用來辦工廠的話,規模太小,用來做花園住宅,先生太太們又嫌地段不好,荒廢了快一年,愈發顯得凋敝不堪。

聞亭麗和黃遠山卻一來就相中了,這地方實在太適合辦電影公司。租下後,她們立刻著手找人重新修葺,同時緊鑼密鼓搭建攝影棚,幾日下來,各方面都已初見雛形。

巧的是,《民樂晚報》派來做專訪的不是別人,正是聞亭麗的老熟人陳秋楓記者,他專挑已經修繕完善的角落拍,專揀漂亮話來寫,恨不能將面前這間稍顯簡陋的電影作坊,吹噓成一家實力雄厚的電影托拉斯機構。

這篇專訪一見報,效果出奇的好,每天都有人打電話前來應聘。有應聘演員的,有應聘編劇、道具、攝影師的……甚至還有從天津北平等地專程趕來的。

黃遠山樂得合不攏嘴,一下子來了這麼多應徵者,何愁不能早日開機。

第一個定下來的是公司帳房。

不是別人,正是先前主動為聞亭麗提供紅棉紡織廠女工素材的曹仁秀小姐。

曹小姐極富正義感,又是上海師專會計系畢業,此前在紅棉紡織廠帳房工作數年,不缺工作經驗,這樣的人幫公司管帳,放心。

關鍵是,將來女工片一上映,曹小姐的工作未必還保得住因此,聞亭麗一早就答應過幫曹小姐另謀差事。

她們沒有看錯人,曹仁秀工作起來極其認真負責,短短几日就將公司帳目打理得清清楚楚,這一來,黃遠山和聞亭麗愈發放開了手腳,陸陸續續又招到了三十多個人,包括一個會計科出納、幾名富有經驗的專門跑龍套的劇組演員、場記、美工、編劇等等。就連員工飯堂的師傅都招到了合適的人選。

至於法律顧問,劉亞喬當仁不讓。

唯獨在招聘製片部職員時卡了殼。

按照公司的初步計劃,《雙珠》和《春風吹又生》是要同期開拍的,黃遠山一個人可以兼任導演和後期剪輯,但仍有大量的現場攝影和製片工作需要助手幫忙,這意味著相關專業人員越多越好。

然而,市面上專門學過電影的攝影人才本就稀少,且這撥人基本已在各大電影公司就業,剩下那些。要麼是剛入行沒多久的新人,要麼是對導演和攝影技術一竅不通的外行,讓他們在棚里打打雜可以,做正事是萬萬不行的。

接連面試了一個星期,黃遠山還是光杆司令一個。這天的工作結束後,黃遠山焦躁地望著窗外的夕陽:「今天又是一個都不成,這樣一天天地拖下去,到明年我們都別指望能開機。」

「四大金剛」之一李鎮也全程參與了公司的招聘工作,他在旁接話道:「薪酬已經提到八十大洋一個月了,論理不至於一個有經驗的應徵者都沒有,這其中一定貓膩,要不我托人打聽打聽究竟是怎麼回事。」

李鎮在報界人面極廣,幾通電話打下來,還真叫他打聽出了一些門道。

「你們跟華美電影公司老闆的陳茂青有過節?」他放下電話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