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皇長孫的團寵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55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當時,帝堯正在找賢德之人做他的接班人,群臣都舉薦舜。帝堯得知舜善待父母兄弟,是個聖人,於是召舜去,把自己的兩個女兒都嫁與他為妻。舜要求他的兩位妻子和他一樣,在父母面前恪盡孝道,堯因此禪以帝位。

「自古聖賢,皆以孝行為本,然父母慈愛而子孝順,尚不為難。」

「獨舜父母不慈,而終能感化,所以當時以為難能,而萬世稱為大孝也。」

朱翊鈞看到高拱轉過身來,趕緊縮了回去。

又聽高拱問裕王:「殿下有何見解?」

裕王聽完竟是微微嘆一口氣,他想到了自己之前的處境,娘死得早,爹又不疼,還有個弟弟虎視眈眈。跟舜比起來,不能說毫無關係,簡直大差不差。

他能怎麼辦呢?他也只能謹小慎微,恪盡孝道,相信有一天總能感化自己的父皇。終於,他生了一個討父皇歡心的兒子,又熬走了不懷好意的弟弟,父皇現在對他也沒有那麼冷淡了。

裕王也說不出什麼新穎的觀點,無非是儒家思想,以孝治天下那一套。一個人對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順,又有什麼資格成為掌權者,治理好整個國家?

聽到這裡,朱翊鈞又忍不住探出頭來,有些得意的說道:「這個故事叫孝德升聞。」

屋子裡的兩個人同時轉過頭來,裕王驚喜的看著兒子:「鈞兒。」

朱翊鈞乾脆走進屋來,跑到裕王跟前:「爹爹,我也看過的。」

課堂上忽然冒出個小腦袋,在親爹眼裡是可愛,在高拱眼裡,那就有點煩人了,但他沒有表現出來。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他向裕王進講的時候,這位小世子來搗亂。可愛是可愛,聰明也的確聰明,但課堂規矩總要講的吧。張太岳不是給小世子上了一年多的課,難不成平日進講也這樣?

父子倆在那膩歪著,裕王低頭看著朱翊鈞,滿眼柔情,纏綿繾綣都能拉出絲來。

他就這麼一個兒子,從小養在宮裡,回一趟王府不容易。每次回來,他對兒子總是百依百順,重話都捨不得說一句,寵得跟什麼似的,這事兒高拱是知道的。

「高先生,鈞兒年幼……」

裕王又要替兒子求情,高拱打斷他,問朱翊鈞:「殿下也在讀《尚書》?」

朱翊鈞靠在裕王身上搖搖頭:「沒有讀,我只讀了《論語》。」

高拱又問:「那殿下在哪裡看過這個故事?」

朱翊鈞說:「是張先生給我講的。」

高拱是國子監祭酒,張居正的頂頭上司,後者由嘉靖欽點,為世子進講,這件事整個翰林院都知道。

這孩子聰明,聞則能誦、過目不忘,他也早就見識過了。

高拱點了點頭,準備繼續往下講讀:「今日講《虞史·舜典》,殿下若感興趣,也可留下來旁聽。」

言下之意,要聽就安靜一些,不聽就上別出去玩。

朱翊鈞問:「高先生,你怎麼不問問我對孝德升聞的見解?」

他在外面偷聽,聽完之後有不同想法,所以才進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