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鈞想了想,又補充道:「郭琥將軍那邊務必妥善安排,朝廷是因為北部邊防整體部署才將他調離,並非因為他與戚將軍意見相左而偏袒一方,最好,能給他一些封賞。」
隆慶對這些事情根本就沒興趣,不會花心思去多想,他兒子提出來了,他只覺得有道理:「高拱、張居正,你們著手去
辦此事。」
不久之後,朝廷降旨,調任郭琥為大同總兵官,授光祿大夫,敕封其子孫五代世襲都指揮使。
這件事最後算是有了一個圓滿的解決,朱翊鈞也放下心來,得知張居正要給戚繼光寫信,還特意讓張先生幫他帶句話:「讓戚將軍按自己的想法,好好干,有什麼困難……」
朱翊鈞想了想,忽的睜大雙眼,調皮的說道:「有什麼困難就找張先生,你一定會幫他解決的!」
張居正看著自己的學生,無奈搖頭:「此話不帶也罷。」
朱翊鈞哈哈大笑:「要帶的,要帶的。」
在了解郭琥的事跡中,朱翊鈞再次將目光聚焦到河套平原——這個在嘉靖年間被朝廷放棄的區域。
他翻閱了大量當年的奏疏,從政治、經濟、軍事等多個方面,全方位了解這一地區。
河套平原土地富饒、水草豐茂、農耕灌溉發達,有「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美譽。
這裡曾是大明與蒙古之間重要的邊防地區,也是曾經大明與西域各國進行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自秦朝蒙恬從匈奴手中奪取河套平原以來,一直對其進行屯田、戍邊和防禦。
早在土木堡之變時,大明朝廷其實就已經失去了對河套地區的控制,從景泰到嘉靖年間,蒙古各部多次侵擾這一區域,明軍只能被動防禦,沒有還手之力。
嘉靖二十五年,三萬蒙古人從河套地區南下入侵延安府,在三原、涇陽殺害大量邊境百姓。
陝西總督曾銑,在時任內閣首輔夏言的支持下,向朝廷呈上《請復河套疏》,提出八條方略:「一曰定朝謨,二曰立綱紀,三曰審機宜,四曰選將材,五曰任賢能,六曰足芻餉,七曰明賞罰,八曰修長技。」
最開始,世宗對此表示大力支持,多次組織內閣和兵部廷議,撥款三十萬兩白銀作為軍費。
曾銑不負所望,率軍突襲盤踞河套的韃靼,將之趕出河套地區。
就在這時,夏言與嚴嵩之間展開激烈的政治鬥爭。嚴嵩為扳倒夏言,多次在世宗面前攻擊曾銑好大喜功、窮兵黷武,指使當時已經獲罪的甘肅總兵官仇鸞,誣陷曾銑掩敗為功、私吞軍餉、賄賂夏言。
世宗突然反悔,表示自己一開始就反對收復河套地區,又斥責夏言強君脅眾、專恂私情。
最後,曾銑和夏言先後西市斬首,河套之議以失敗告終。
朱翊鈞在世宗身邊長大,萬壽宮的柱子上,至今還刻著「徐階小人,永不敘用」八個字。他對皇爺爺出爾反爾這一套,
早就習以為常。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