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鈞笑道:「這個人我知道,他是我皇爺爺的支持者。」
皇爺爺的支持者,指的是「大禮議」中,支持世宗為父親爭名分。
張居正接著道:「嘉靖九年,時任戶部尚書提出革除賦役弊病的方案:合將十甲丁糧總於一里,各里丁糧總於一州一縣,各州縣丁糧總於一府,各府丁糧總於一布政司。而布政司通將一省丁糧均派一省徭役,內量除優免之數,每糧一石編銀若干,每丁審銀若干,斟酌繁簡,通融科派,造定冊籍。」
「嘉靖十年,御史傅漢臣把這種『通計一省丁糧,均派一省徭役』的方法稱為『一條編法』,也即咱們現在所說『一條鞭法』。」
「從那之後,各地先後出現過江南實行的征一法,造鼠尾冊,東南出現的十段錦法,浙江、廣東出現的均平銀,福建出現的綱銀法,都具有徭役折銀攤入田畝的特點。」
朱翊鈞聽得很認真,看來太祖高皇帝在兩百年前制定的賦稅制度在嘉靖年間就已經顯現出諸多弊端,全國各地都在尋求更好的方法,來解決這一弊端。
「近四十年來,新法只局限在部分府、州、縣,並未推行至全國。正如殿下所言,其中觸及到地方官吏和豪強的利益,阻礙頗大,進展十分緩慢。」
朱翊鈞又問道:「所以,朝廷派海瑞巡撫應天,推行新政,也是看中了他性情剛直,不畏權貴。」
張居正點點頭:「正有此意,卻也不僅如此。」
「早在嘉靖三十七年,海瑞在浙江淳安任知縣,他看到當地富豪享三四百畝之產,而戶無分厘之稅,貧者戶無一粒之收,虛出百十畝稅差,就已經著手清丈土地,均平賦役。」
朱翊鈞明白了:「原來早在十多年前,他就有推行新政的經驗。」
「的確如此。」
朱翊鈞又道:「我對這個『一條鞭法』的具體內容和實施方法還不是很清楚,先生關於此法的詳細文章,可以給我看看嗎?」
張居正看著他,目光里滿是欣慰和讚賞:「當然,殿下對新政感興趣,臣等求之不得。」
朱翊鈞知道,其實內閣之中,積極推行新政的只有高拱和張居正兩人,剩下那幾個,都想守著祖宗舊制安安穩穩的干到致仕。事實上每一個政令背後,內閣幾人之間都經過一番激烈鬥爭。
說了這麼多,朱翊鈞一問時辰,早已過了午飯時間。他笑著看向張居正:「先生到直廬,就算他們給你留了飯菜,想來也已經涼了,不如留下來和我一起用膳吧。」
張居正退後一步,躬身道:「殿下,這不合規矩。」
朱翊鈞拉著他的手往外走:「我每次去先生家裡都要吃飯,先生在我這兒吃頓飯怎麼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