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兒子不多,這個聰明漂亮,乖巧懂事,是他在裕王潛邸所出,正是因為這個兒子的到來,才讓他艱難困苦的日子漸漸好了起來。嚴嵩父子和景王不敢再欺負他了,連父皇對他的態度也漸漸好轉,最後順利即位。
隆慶見他的嘴唇下方被他自己咬出兩個牙印,便伸手去拿摺子:「這麼複雜就別看了,讓內閣去處理吧。」
朱翊鈞半轉過身,拿後背對著他:「不,我要看。」
拿後背對著皇上,那是大不敬,但兒子是親生的,不敬就不敬吧。
隆慶讓他坐著慢慢看,自己到旁邊喝茶去了。
沒了父皇搗亂,朱翊鈞這才專心往下看,還讓太監給他鋪紙研墨,此案時間跨度太大,他需要對時間線做一個梳理。
元至正二十四年,太祖高皇帝朱元璋自立為吳王在徽州修改元稅,稱為「甲辰法制」。
元至正二十五年,行中書省發現徽州修改元稅後,有些明細對不上,便開始進行「乙巳改科」,對徽州府下轄的歙縣,黟縣,休寧縣,婺源縣,祁門縣,績溪縣,所欠下的「夏稅生絲」折算成麥子徵收。
朱翊鈞又糊塗了,這裡明明說的是「夏稅生絲」,後來怎麼又變成了「人丁生絲」?
這個歙縣,究竟屬於北方還是南方,他們徵收「生絲」稅的標準是什麼?
朱翊鈞繼續往下看。
嘉靖嘉靖十四年,歙縣有兩個名叫程鵬和王相的人,他們就發現了歙縣單獨承擔了徽州府的「人丁生絲」稅,共計白銀6146兩,而徽州府下其餘五縣不用承擔。
二人多次將這個情況越級上報給徽州府的上級——應天巡撫和應天巡按。但人事變動較快,巡撫和巡按不久之後調離。重點來了,此事具體負責官吏是其餘五縣的人,此事一直拖延,直到程鵬,王相莫名奇妙先後去世,此事便不了了之。
看到這裡便應證了朱翊鈞的猜測,這個出生軍籍的帥嘉謨,他肯定實現就知道此事,所以才會有意去查稅冊。
接下來便是一大堆數據,從南京承運庫每年需要收多少絲絹,到浙江、閩粵等產絲大區、應天等十三府需要繳納多少匹生絲,最後是徽州府繳納的數量。
朱翊鈞拿著筆,愣在那裡,紙上寫著一堆數字。
隆慶問道:「鈞兒發什麼愣?」
「我在計算。」
隆慶看了一御案上的呈文:「上面不是都寫清楚了嗎?為何還要自己算?」
朱翊鈞頭也不抬:「要是他算錯了呢,要是他本來給的數據就不對呢?」
說到這裡,朱翊鈞倒是抬起了頭來。這些都是有據可查的,海瑞既然呈到御前,必然已經經過查驗。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