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一樣,當時俺答氣焰囂張,若答允,他必定會所求無度。如今,俺答的孫子在我們手裡,形勢與當年正好反過來。」
與趙貞吉短短几句閒聊,朱翊鈞對他卻有了新的認識。能夠進入內閣,位極人臣,絕非等閒之輩。
只可惜,不久之後,高拱指使他的學生,給事中韓楫彈劾趙貞吉,說他平庸且專橫,並且在官吏考察過程中徇私舞弊,排除異己。
趙貞吉上疏為自己辯解:「臣從掌管都察院以來,因為考察這一件事與高拱意見不一致,他所做的破壞選法、放肆作假等一些顯而易見,有損國家利益之事,都閉口不敢再言。
「臣恐怕辜負了陛下對任命,正如高拱所言,臣平庸至極,不像高拱,他才是真的獨斷專橫。」
「臣辭官以後,請陛下務必撤去高拱吏部尚書一職,不再讓他長期掌握官吏任免,廣結黨羽。」
隆慶同意了他的請辭,卻並沒有撤去高拱吏部尚書的職務。
就這樣,趙貞吉也走了,高拱又幹掉了一個反對他的人。
對於如何處理把漢那吉一事,朝廷仍是爭論不休。
高拱、張居正極力主張採納王崇古的建議。張先生贊成的事情,朱翊鈞也贊成。
其實,他也清楚,同意與俺答議和,並不等於遺忘那些曾經在蒙古人鐵蹄之下失去生命的士兵和百姓,只是活著的人更需要和平。
經濟發展,國家強大,才有足夠的資金進一步發展軍備,強化邊防。富國強兵,得先讓國家扶起來,才能強兵。
朱翊鈞還笑著對張居正說道:「我父皇和皇爺爺不一樣,他會同意的。」
他既了解隆慶,也了解世
宗。他知道若是皇爺爺,俺答汗只會得到孫子的首級,不僅如此,說不定那個王崇古也要受到懲罰。
隆慶則不同,當他還是裕王時候,就見過戰爭給眾生帶來的苦難,他不是個稱職的皇帝,卻有一顆仁慈之心,並且充分信任他的大臣。
當高拱、張居正告訴他「外示羈縻、內修守備」之時,他回復道:「卿等既然已做出決斷,那便即刻去實行吧。」
隆慶詔令授予把漢指揮使的官職,賞賜一身官服。並將監察御史葉夢熊貶為陝西郃陽縣縣丞,調離京師,以平息朝中反對意見。
王崇古讓把漢那吉穿官服、束金帶接見俺答使者。俺答得知此事大喜過望,朝廷使者趁機遊說:「趙全等人早上遣返,把漢那幾晚上就能回家與大娘子。」
俺答高興壞了,趕緊屏退隨從對他講:「我只想求貢,不想作亂,全是因為趙全等人蠱惑,才犯下過失。現在我的孫子歸順了大明,那便是天意。」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