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池?」朱翊鈞最近開始學習《資治通鑑》,問道,「和司馬光什麼關係?」
「正是司馬光之父。」
朱翊鈞又道:「張先生給我講的故事中,改容聽講,受無逸圖,說的正是仁宗皇帝,說他恭儉仁恕,是有宋一代之賢君。這種拙劣的造假怎麼能騙得過他呢?」
馮保說道:「殿下說得沒錯,仁宗很快就發現最後一面石鼓是偽造的,司馬池欺君獲罪。」
「造假風波反而使得失蹤的石鼓名揚天下,一位收藏家根據手中拓片的線索尋到關中一處村落,馮保看向那面石鼓,此時,屠夫正在用它磨刀。」
傳世之寶,顛流落千年,如今已是面目全非。
朱翊鈞又問道:「那後來呢?」
陳炬說道:「徽宗對陳倉石鼓更是痴迷,將之搬進朝陽殿朝夕相伴,又在文字凹槽中鑲嵌黃金。」
「不久之後,金人攻入汴京,只取黃金,將石鼓丟棄。再後來,前朝御史大夫王檝在京郊尋到十面石鼓,他是出身於鳳翔虢縣,正是陳倉石鼓現世之地,保將其存於孔廟至今。」
聽完陳倉石鼓曲折身世,朱翊鈞抬手,指尖輕拂過石鼓的裂痕,忽的笑了起來:「亂世隱,盛世出,今日我與它相遇,希望以後大明都是盛世。」
一屋子人齊齊給他跪下,稱太子殿下說得是,天佑大明。
朱翊鈞隨口一說,收回手,快步走出大殿:「去國子監看看那位算學奇才。」
他說的是帥嘉謨,本來要被官府流放三千里,卻被他這個皇太子救下,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從囚犯變成了國子監監生。
朱翊鈞覺得帥嘉謨是個性格有些孤僻的年輕人,只痴迷於算學,不善於與人打交道。
國子監的監生許多都來自父輩蒙陰,非富即貴,帥嘉謨這個平民插班生,說不得要受欺負。
到了地方一看,才發現並非那麼回事。帥嘉謨是他皇太子點名送來國子監的,欺負他就是欺負皇太子,欺負皇太子就是欺君,誰敢?
帥嘉謨於算學上確實天賦異稟,國子監專門教授這門功課的博士都不如他。
朱翊鈞卻不關心他的算學,只提出要看他的文章。看過之後,搖頭嘆息一聲,一一點出他文章中的錯漏:「這裡,用典不對,這裡,對仗不工整,還有這裡這裡和這裡,字都寫錯啦!」
周圍的博士、助教、學正吃驚的看著他,太子殿下還沒有出閣講學,點評八股文卻能一針見血。
朱翊鈞雖然自己不做文章,但算起來已經看過三科會試和殿試文章,做得好與不好,他一眼就能看出來。
帥嘉謨伏下身給他磕頭,表示自己在科舉學問方面資質平平,讓太子殿下失望了。
朱翊鈞卻道:「你只有兩個選擇,要麼考中進士,要麼流放三千里,你自己選。」「……」
朱翊鈞看重他在算學方面的天賦,覺得這項天賦一定能有用武之地,但又不想因為他而破壞規則,所以一定要讓他考取功名。
國子監管吃管住,還有名師教學,傻子也知道怎麼選。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