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皇長孫的團寵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2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 173 章 登極即踐阼:從皇...

登極即踐阼:從皇極殿前東側主階登上至高無上的位置,承天啟運,受命於天,去踐行御民安邦之承諾。

在教坊司莊嚴的禮樂中,舉國上下最盛大的登極大典結束,十三歲的朱翊鈞成為大明帝國第十三位皇帝。

登極大典是皇帝一生中最重要的儀制,但明朝的皇帝登極往往伴隨著國喪,上萬人的盛大典禮,氛圍卻尤為沉重。

繁複的禮儀之後,朱翊鈞又要換衣服,前往太廟,祭祀祖宗,再到慈寧宮,向皇太后謝恩。如此,登極大典才算完成。

內閣提交了多個年號供新君參考。朱翊鈞問馮保:「哪個是張先生擬的?」

馮保指向其中一處:「這個。」

朱翊鈞垂眸一看:「萬曆?」

「行,那就這個。」

五年前,他的父親即位,那時的首輔是徐階,內閣多達六人,也呈上好幾個年號以供其選擇,「隆慶」雖不是最好那個,但卻是高拱擬的,所以先帝最後定了這個年號。

現在輪到朱翊鈞,他也要選個自己的老師擬的,不過,要等到明年才用得上。

登極之後第三天,高拱就迫不及待要給他這個新上任的小皇帝立規矩。

他上了一道奏疏——《新政所急五事疏》。

看得出來高閣老確實挺急的。

第一,他要求朱翊鈞御門聽政,即上早朝。各大臣奏請之事,按照祖宗舊規,親自回答,以見政令出自主上,臣下不敢預。

第二,他要求朱翊鈞視朝回宮後,按照祖宗舊規,二次奏事。御覽完畢之,發內閣擬票呈覽,再發行各衙門。則下情得通,奸弊可弭,皇上亦得曉天下事。

第三,他要求每天早朝之後,朱翊鈞到文華殿,先進講,再令輔臣入見。不是很急的事情,就在這時候陳奏。如果遇到急事,大臣求見,朱翊鈞也得見。

第四:一應章奏,俱發內閣看詳擬票,再呈上。若皇上不滿意,再發回給內閣重新擬票。不可讓司禮監內批,若實在要批,也必須讓內閣看過之後,方可施行,亦可免假借之弊。

第五,一應奏疏必發由內閣票擬,絕不可留中不發!

朱翊鈞將奏疏遞給馮保:「前面兩條是針對我的,後面三條是針對你的。」

他雖然已經即位,仍保持著以往的語言習慣,若非正式場合,或面見朝臣,很少以「朕」自稱。

私底下倒也隨意,沒有人糾正他,他也不在意親近的人在他面前用語是否規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