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雖然都是些沒多少實權的職務,但堂堂刑部郎中,沒有這麼閒吧,大老遠跑來湖廣聽講學?
又聽那人道:「不過他即將上任姚安知府。」
張簡修問:「姚安在哪兒?」
「雲南。」
從南京外調,明升暗降。
張簡修還在思考另一個問題:「那個《老農老圃論》是什麼?」
旁邊,張若蘭輕拍弟弟的頭:「子路篇你沒學過?」
《論語-子路篇》中,樊遲向孔子請教如何種莊稼,孔子答:「我不如老農民。」
後來,又請教如何種蔬菜,孔子又答:「我不如老菜農。」
樊遲走後,孔子說:「樊遲真是個小人!上位者好禮儀,百姓不敢不敬;上位者好道義,百姓不敢不服從;上位者好誠信,百姓不敢不誠實。如果能做到這些,四方百姓拖家帶口前來歸服,哪裡需要自己種莊稼?
雖然朱翊鈞和張若蘭並沒有度過《老農老圃論》,但從「挖苦小人之說」便能猜出個大概。
「學過!」張簡修捂著腦袋,「我是問那個卓吾先生寫了什麼?」
那人笑道:「卓吾先生說,孔子既然如此瞧不上老農老圃,說他們是小人,那就不要吃小人種的莊稼和蔬菜。」
張簡修聽得哈哈大笑,朱翊鈞卻不置可否。他想起了自己小時候,也酷愛以刁鑽的角度理解經典,然後看老師臉上驚懼交加的神情。
尤其是趙貞吉,深受其害。
看來,他也早已具備了成為一名思想家的潛質。
這時旁邊過來個書生,與旁邊那人打招呼,又寒暄兩句。
朱翊鈞轉過身來喝茶,忽又聽那人道:「義仍兄滿腹經綸,早有才名,明年春闈,必定高中。」
那人卻苦笑一聲:「聽聞權相有三位公子今年都要應考,在下無權無勢,哪裡爭得過人家?」
另一人又道:「就算是權相的兒子,科舉憑的也是真才實學。」
「那倒未必。」那人又笑笑,欲言又止,「我聽聞……算了,不說也罷。」
權相之子,參加科舉,就差點名道姓說是張居正的兒子沒有真才實學,只能憑著當首輔的爹。
而且,進士要錄取三四百人,他卻只說與權相家三位公子競爭。這是默認自己有鼎甲之能,又暗示權相要讓兒子進一甲前三。
聽聞此言,張若蘭氣不過別人這麼詆毀她的父兄,站起來要與那人理論,朱翊鈞不想暴露身份,又一把將她按了回去。
等另一人走後,他起身來到旁邊,對那人說道:「還未請教兄台如何稱呼?」
那人站起身,朝他作揖:「在下臨川湯顯祖。」
「湯兄,」朱翊鈞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我聽聞權相最小的公子剛開蒙,將來也要應考,只怕你還要再委屈十來年。」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