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謝榛的詩,丑俗稚鈍,一字不通。卻偏要高自稱許,罵他何不以溺自照。」
這話聽得朱翊鈞皺起眉頭,馮保也頗為意外,原來古人對罵的時候也讓人撒泡尿自己照照。
這些事情並非秘密,徐渭有沒有胡說,或是添油加醋,朱翊鈞一查便知。
且不說謝榛寫得究竟如何,關係好就互相吹捧,關係不好就瘋狂詆毀,這種行為就很不君子。
朱翊鈞又問:「那謝榛又是如何回應?」
徐渭道:「他沒有回應,只在詩中提過一句:奈何君子交,中途相棄置。」
後來,朱翊鈞還真讓人去詳查過此事,也知道了他們交惡的原因。
謝榛對幾人的詩作曾有過直率的批評,後來李攀龍、王世貞等人名聲漸起,聲望日高,又是官宦出身,怎能容忍一介布衣成為詩社領袖,對自己品頭論足。
朱翊鈞讓人尋回張簡修,繼續登上畫舫往西邊去,行至楊公堤,再往西是烏龜潭,岸邊有一座旌功祠,是弘治二年,于謙沉冤昭雪,孝宗賜諡「肅愍」,命人建祠紀念。
旌功祠旁邊有一座牌坊,長長的道路兩旁草木深深。
朱翊鈞仍是吩咐徐渭:「替我去上柱香吧。」
一路過來,除了祖宗陵寢他親自拜謁,遇到名臣之墓,他都會讓身邊的大臣前去祭奠。
回去的路上,朱翊鈞問徐渭:「接下來,徐先生有什麼打算?」
徐渭驚訝道:「胡總督要去福建,臣不隨他一同前往嗎?」
朱翊鈞笑道:「那便一同前往吧。」
在杭州呆了兩日,朱翊鈞繼續出發。經嘉興府進入松江府。
期間去了趟陸繹的老家平湖,他曾在這裡種了兩年地。路過吳興的時候,陸繹告訴他:「此地有一高門大族,吳興沈氏。魏晉、劉宋、蕭齊、梁陳皆有子孫成為左右時局的重臣。」
朱翊鈞笑道:「在本朝,吳興沈氏也有一位重要人物。」
張簡修歪頭:「是哪位沈大人。」
「是沈太妃。」
朱翊鈞讓馮保準備薄禮,送到沈太妃的母家,讓她的家人寫了封書信。朱翊鈞傳信給張居正的時候,錦衣衛一併帶回京師,由陳炬轉交給太妃。
在每一封給張居正的信中,朱翊鈞除了附上一些當地特產之外,也會提前告知自己未來一月的行程路線。
進入松江府之時,朱翊鈞正好收到了張居正的來信。
信中,張居正請求存問徐階,予以優禮。朱翊鈞疊好信紙:「正好,我親自走一遭便是。」
倒也不是徐階有多重要,非得天子登門拜訪,只是經年不見,有些問題,朱翊鈞想親自問問他。
徐家是當地的名門世家,府邸並不難找。只可惜,他以李誠銘的身份遞上拜帖,直接就被門房拒了:「公子還是請回吧,我家老爺已經許多年閉門不見客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