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皇長孫的團寵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7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那些小時候的夢境,拜謁真君使者和西王母,曇鸞菩薩化身,通過試煉,數次夢見真君口授真經……如此種種都由我爹與王世貞安排。」

朱翊鈞笑道:「主要是王世貞這個文壇領袖發揮想像力吧。」

王小姐不說話,算是默認了。

「再後來,我爹和叔父也拜我為師,越來越多文人到我家拜訪,也要拜我為師。」

「漸漸地,人越來越多,王世貞以我的名義創立『恬澹教』,在問梅閣為我安排一間精舍,讓我每日為眾人講經。講經七日,閉關一日。」

朱翊鈞道:「看來,今日正是你的閉關之日。」

王小姐皺眉:「這幾日不知怎的,王世貞取消了所有講經,我爹特意囑咐我留在問梅閣,像是什麼人來了南京。」

朱翊鈞沒接她的話,繼續問道:「『恬澹教』是個什麼教?」

王小姐不答反問:「公子認為『恬澹』是何意?」

這個難不倒朱翊鈞:「太古之民,淳厚敦樸,上聖撫之,恬澹無為。乃是清靜淡泊之意。」

王小姐贊道:「公子博學。」

朱翊鈞明白了:「所謂『恬澹教』表達的是與世無爭的、淡泊名利的心態,抑或是官場失意的豁達。」說到這裡,他露出個輕蔑的笑:「王世貞,南京大理寺卿,正三品。王錫爵,國子監祭酒,正四品。」

「他倆還不滿足?」

他倆當然不滿足。

王世貞的同年中,李春芳、張居正都是首輔,三甲的殷士儋也是次輔,汪道昆現任兵部尚書,就連吊車尾的殷正茂也是南京戶部尚書,掌握整個應天府的經濟大權,也比他這個南京大理寺卿風光許多。

他家世代為官,他本人又頗受江南文人追捧,在官場上卻總是混得不如意。

王錫爵更不用說,他是嘉靖四十一年的榜眼,一直在翰林院供職,曾是穆宗的講官之一,下一步就是入閣拜相。他的同年申時行已經是次輔,余有丁也是皇上身邊的紅人,就他,被高拱趕來南京。多次向張居正示好,想調回北京,張居正卻始終不搭理他。

「我聽說,有許多浙江文人反對王世貞。」

王小姐的話喚回了朱翊鈞的思緒:「為什麼反對他?」

「反對他提倡的摹古之風,稱他為『妄庸巨子』。」

朱翊鈞想起曾經徐渭對王世貞的評價,這倒是對上了。

他又找王小姐要了一份弟子名單,這些人基本可以歸結為兩大類。

一類是仕途不順,或者說因為反對張居正,被排除在權力中心之外的,另一類,是即將參加科考,而反對張居正改革的人。

如此看來,王錫爵和王世貞打造曇陽大師的形象,就是為了籠絡這幫文人。

而他們真正的目的,歸根結底,也不過兩個字——爭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