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皇長孫的團寵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9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緊接著又聽朱翊鈞說道:「這兩年,我遊歷天下各處,有的地方物產豐富,百姓生活富庶,奢靡成風。有的地方雖然物產不夠豐富,連吃口包飯也是奢望,但民風淳樸,熱情如火。」

「總的來說,大明這兩年風調雨順,沒有出現什麼大的天災。前些年國庫赤字的情況大大緩解。」

「這也是從朝廷到地方,諸司衙門,大小官員共同努力的結果。」

「回京之後,我打算與張先生商議,給大家把俸祿再提一提。」

皇帝承諾漲工資,哪怕只是畫個餅,下面的人聽了也高興,恨不得當場跪下謝恩。

出門這些日子,朱翊鈞見過的大小文武官員沒有一千也有八百,他算是看出來了,朝廷給的那點俸祿,根本不夠養家餬口。

像海瑞這樣油鹽不進,一塵不染的清官實在鳳毛麟角,大多數人當官並不是為了領那點俸祿,而是獲取資源。

這和貪腐還不一樣,就像張四維,說他本人貪了多少銀子,那倒沒有,但他能利用職務之便,為家族謀取利益。

想要儘可能解決長久以來的朝廷積弊,從重從嚴懲治貪腐是一方面,同時也要提高官吏,尤其是基層小吏的收入,讓他們以及家人的生活得到保證。

巡視完漕運之後,朱翊鈞繼續沿運河北上,陳胤征想跟著他一同回京,他同意了,一路上,和張簡修兩個人有說有笑,倒也熱鬧。

張簡修性格活潑,陳胤征更加沉穩一些。朱翊鈞看著他倆,總是會想起小時候,陸繹和劉守有陪著他在太液池邊玩耍的日子。

數日之後,朱翊鈞到達山東濟寧府。

前不久,黃河在濟寧段出現過小規模決堤。朝廷任命潘季馴潘季馴為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工部左侍郎,專程派他前往濟寧,總理河漕,兼提督軍務。

朱翊鈞一路背上,繞了點路,專程來到濟寧,就是為了巡視黃河。

不出意外地,每一為朝廷官員見了他都很意外,潘季馴在意外之餘,倒也沒說那些為了陛下安危,請他立即回京的話,而是就近匯報工作。

潘季馴已經到濟寧半個月,沿河勘查過災情之後,提出應當全面治理黃、淮、運河,並寫成一封奏疏,正打算送往京城,現在看來,也不用了。

他將這封奏疏直接呈給朱翊鈞,朱翊鈞展開來,奏疏名為《兩河經略疏》,其中,潘季馴條陳了「治河六事」。提出了工程管理方面的「河工八事」,並請求勘查河南境內的黃河故道,爭取上下游全面治理。

朱翊鈞十分重視他這封《兩河經略疏》,立刻召見當地官員面聖,商議此事。

潘季馴的奏疏寫得非常詳細,朱翊鈞本以為會得到其他官員的支持。

然而,他得到的又是一場爭論。

反對派的理由也很充分——勘查河南境內的黃河故道,上下游全面治理。粗略一算,就要花去上百萬兩白銀,甚至更多。

國庫雖然這兩年有了些富餘,但北邊三不五時就有戰士,現在福建又要出海征剿海冦,攻□□,處處都要花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