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臣們跪在地上,不敢吭聲。
上疏請辭那一套,只對別的皇帝有用,眼前這位小皇帝不吃這套,現在請辭回鄉,下半輩子可就真的只能種田了。
朱翊鈞端起茶盞,輕啜一口,這才慢條斯理的站起來:「朕再給你們個機會,要麼三日之內,給朕一個解決兩河水患的方法,要麼請辭回鄉,要麼閉嘴按朕說的去做。」
「你們自己選。」
說完,他停頓片刻,看一群剛才還跟這兒打嘴炮的老頭兒個個噤若寒蟬,他滿意的揚了揚唇角,闊步而去。
出門走遠了,他才鬆了口氣,也不端著了,回頭看了一眼,咬牙道:「這幫老東西,我還收拾不了你們?」
劉守有笑著問道:「陛下,您就不怕這幫老頭真就撂挑子不幹了。」
朱翊鈞冷哼一聲:「那正好,明年科舉,我挑些腦子活絡,懂得變通的年輕人補上。」
馮保看著他,眼裡又流露出慈愛的目光,再一次從他身上感受到那份神性。
人家說「要致富,先修路」,換了別人,若是掌握了陷阱的石材粘合技術,首先用來修路蓋房子。
而朱翊鈞,率先想到的是解決黃河這個困擾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難題,讓黃河之水不再成為奪走萬千生靈的禍患,也讓沿岸百姓能夠過上安穩日子,再汛期來臨之際,不用提心弔膽,因為河水泛濫而流離失所。
路可以稍後再修,治河迫在眉睫。
此時已經進入冬季,濟寧開始下雪,就算內閣批准了潘季馴的奏請,治河工作也要等到明年開展。年關將至,朱翊鈞也不能在外面多待,不日便起駕回京。
馬上要進入泰安,張簡修和陳胤征商量著要去登泰山,朱翊鈞掀開帘子,看一眼外面的風雪:「不去。」
張簡修問:「怎麼了?」
朱翊鈞說:「路滑,摔一跤不划算。」
張簡修抱著他的胳膊:「我倆攙著你。」
朱翊鈞屈起食指在他腦門上敲一下:「我是說你倆要是摔斷腿,我回去沒法交代。」
一個是張先生的兒子,一個是表弟,他倆要是有個三長兩短,雖然也沒人敢問罪皇帝,但朱翊鈞打小就責任心重,兩個弟弟跟著他出門,他就有責任照顧好他們。
雖然天氣不好,登不了泰山,但濟南的冬天卻是極美的。趵突泉、漱玉泉、大明湖、通樂園……園內壘山疊石,疏泉築亭,構舍植花,隱隱有讀書聲傳出。
原來這是一座私家庭院。
朱翊鈞對其間主人好奇,跟著幾位生員打扮的人進去。穿過假山亭閣,來到一處敞亮的屋舍前。雖然是冬天,但方便大家進出,也方便屋內之人欣賞院中美景,門窗都是開著的。
朱翊鈞遠遠望去,見屋舍正前方,一位儒雅平和的老者正端坐席上,侃侃而談。下面坐著十來個書生,正聽得入神。
朱翊鈞側耳一聽,講的又是心學。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