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皇長孫的團寵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21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朱翊鈞雖然想法激進,但做法緩和,先放開宗室科舉和從業限制,再分階段降低祿米。

與此同時,要求全國各地方府衙大力懲治宗室違法犯罪,嚴格按照《大明律》處置,與普通百姓無異。

這確實觸及到了一小部分宗室的利益,但絕大多數吃不上飯的宗室卻是支持的。名存實亡的宗室身份與填飽肚子比起來,還是後者更重要。能正經讀書、謀生,就不會被逼無奈,去違法犯罪。

孝宗、武宗、世宗都沒有活著的子嗣了,穆宗就朱翊鈞和潞王兩個兒子,目前,和皇室關係最親的是憲宗的後人,也就是世宗的堂兄弟,到朱翊鈞這兒,見都沒見過,更談不上情分。

這些人日子過得還不錯,上疏反對新政,朱翊鈞說回道:「朕的弟弟潞王,現在還與朕同吃同住,沒有拿朝廷一石米,你們這些人,出生起就靠著朝廷養活,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潞王身為親王,自然是有祿米的,歲祿一萬石,最高規格。只是朱翊鈞覺得他既沒有就藩,也沒有建府,甚至沒有加冠,吃穿用度都在宮裡,用不來祿米,因此,節省了這筆開支,瑞安公主和棲霞公主也一樣。

大臣們都說他是小世宗,決定的事情,便不再有迴旋的餘地。不管是大臣反對,還是宗室反對,新的政令都會如期推行下去。

李時珍來了,帶著他的五十二卷《本草綱目》,從湖廣老家來到京城。

那年離開之時,他曾想,一輩子不再回到這裡。皇帝篤信道玄,服用丹藥,藥石無醫。

現在他又回來了,皇帝說,要替他作序,刊印《本草綱目》。

他離開是因為皇帝,回來也是因為皇帝。一個讓他絕望,另一個讓他看到了希望。

朱翊鈞在文華殿召見了李

時珍,讓他留下《本草綱目》的手稿,自己讀過之後,便幫他作序,刊印之後,再推行到全國。

來都來了,朱翊鈞自然沒有放走李時珍的道理,將他和次子李建元安排到太醫院,專門負責本草的管理和研究工作。

全國各地的醫者,若有關於本草性狀的疑問,都可致信太醫院,向他請教。

安頓好李時珍,朱翊鈞又想起個人,是他親自帶回來的。

於是,挑了個空閒時候,他又出宮一趟,先來到張居□□上,找張懋修,說要帶著他出門散心。

半路遇到了張若蘭,聽說他們要出門去,也想跟著湊熱鬧。

朱翊鈞拉著她:「走走走,一起一起,帶你們去個好地方。」

馬車行駛過長安大街,沒有出城,卻拐了個彎,停在一處民宅門口。

下了馬車,張懋修和張若蘭左右看看,這既不是官員府邸,也不像是什麼大戶人家,就是尋常百姓居住的兩進小院。

宅子的大門敞開著,門口有官兵把守,周圍聚集了不少圍觀群眾,院子裡也站了好些人,有的憤怒,有的在抹眼淚,地上有血跡,中間的木板上躺著一具屍體,正用白布蓋著。

這一看就是個命案現場。

「這是散心的地方?」

「沒錯,就是這裡。」朱翊鈞率先走了進去。

張家兄妹一頭霧水,這就是他說的好地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