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皇長孫的團寵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6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朱翊鈞問她,要不要回家看看。春景搖頭:「不看。」

朱翊鈞驚訝道:「為何?」

春景說道:「他們得到了三兩銀子,從此以後,就沒有我這個女兒了。」

朱翊鈞又問:「那是在家裡好,還是在宮裡好?」

春景看向張若蘭:「只要在小姐身邊,到哪裡都好。」

小丫頭會說話,難怪張若蘭喜歡她,培養閨秀一樣培養她。

朱翊鈞出門只帶了張若蘭,沒帶春景,帶上春景,就暴露身份了。

所以,當他們路過春景家裡的時候,發現他們家又添丁了,他父母也並不在意他這個女兒是賣了,還是嫁了。

都一樣,嫁了還未必能有三兩銀子的彩禮。

短短一年時間,土豆就已經在京郊各處流行開來。這東西成熟周期短,產量高,耐寒耐旱,飽腹感強,吃法多種多樣,不僅老百姓喜歡,京城裡那些達官貴人也喜歡,種的人自然也多。

在京郊巡視兩日,與老百姓閒聊,了解耕種情況。朱翊鈞發現,即便沒有天災,即便收成還不錯,除去各種賦稅,百姓也僅僅只是填飽肚子而已,有些閒錢還要供孩子讀書。

哪怕開始種植土豆,也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生產效率過低的問題,也沒法像小時候,馮保和他說過的那樣,把人口從土地上解放出來,去發現和學習別的科學。

於耕種方面,朱翊鈞實在沒有研究。他想到朝中官員也不個個都出生於官宦、地主家,也有普通農戶家庭出生的。

於是,回宮之後,他就命吏部整理所有京官的資料,把曾經種過地的都挑選出來。

他每次出宮,就帶上幾個人,又找來村子裡公認的種地種得特別好的農戶,一起討論。

其中就有他屬實的那位老楊。

朱翊鈞站在老楊家的田地旁邊,家家戶戶都開始忙碌起來,老楊卻不急。因為村里就那麼幾頭牛,讓別家先用,用完了,他再用。

馮保忽然問道:「你這田裡都種什麼?」

「種麥子。」

「除了麥子呢?」

「那邊種了土豆。」

馮保問得更詳細一些:「夏收之後,到播種宿麥之前呢?」

老楊笑道:「那能種啥呀,啥也不種,歇著。」

「歇著?」朱翊鈞皺眉,他這天子活得還不如一塊田地,他一年到頭,常年無休,這田一年中竟然要休息好幾個月,這像話嗎?

他問老楊:「就不能種點兒別的?」

「別的?」老楊撓撓頭,「種什麼?」

朱翊鈞回頭,看著幾個陪他巡視的官員:「問你們呢,還能種點兒啥?」

幾人就算生於普通農戶之家,為官之前,主要工作也是努力讀書,全家供養他一個讀書人,種地的經驗非常有限。

這時,旁邊一個路過的老伯說道:「我聽說南邊兒,一年能種兩回麥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